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禅茶一味|天地之间就是禅院

品茶 2023-05-02 17:39:10

禅茶一味|天地之间就是禅院

寻寻觅觅,择一处静地,凭风听雨,弄花煮茶。南山月色,光影照荷塘。禅寺钟声,万籁寂清听。前行路,因彼岸在前方,是以无论风雨,皆前行不辍。回首时,花开了遍地,恍然行已远,不知回首即是归途。择路,则愈迷路,择处则渐迷所处。不若从心所欲,来之则安之,喧嚣有喧嚣的热闹欣喜,寂寥有寂寥的宁静纯粹。

天地即是禅院,煮茶不必风清雨霁,品茶无需善水佳茗,无非片刻功夫,水浸茶舒,风由它尘舞,声由它喧嚣,茶入喉时,沁脾暖心,茶入心后,浑然忘机。心在缝隙里,小忧不能解,小怨不能释,世界只是一线,心在江湖上,愁来随风去,悲生任消弭,世界开阔宽广。天行健,地势坤,娑婆世界,众生芸芸。

诗词中的禅茶一味

诗词,是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形式各异,博采众长,体现着先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以有奢华富丽的词藻,又可以浸润在普通的一茶一饭中,千百年来,诗词以独特的韵律和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诗词更是从各个维度全方位的展示了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接下来,我将就从禅文化和茶文化角度,浅薄的谈一谈我对诗词的理解。
(1) 禅文化和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于茶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先后有先秦说、西汉说和三国说,根据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考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更是将茶文化的起源追溯到了远古时期,可见中国人饮茶的历史之悠久。

虽然中国的佛教文化的起源无法和茶文化一样追溯至远古,但自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以来,到东汉末年,已经从民间渗透到了皇权宗室,东晋南北朝时期,通过官方大力的发展,江南江北的佛寺都多如牛毛,大家所熟悉的梁武帝萧衍四次出家的故事,以及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虽然扼腕叹息,但也足以窥见当时佛教的兴盛。

同样,茶以文化的面貌出现,也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朝古诗中难以寻觅到茶的踪迹,而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 “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可见当时,茶见于诗词,而不是“"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之类的谚语或者“苦荼久食,益思意”的药物功效,说明饮茶文化已经逐渐推广至上层社会的文人雅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娇女诗》中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生动的描写了两位小女儿调皮可爱,玩耍回来后口渴难耐,焦急的对嘴吹炉火,盼望早点煮好可以泡茶解渴,侧面体现了饮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各年龄层的热爱。

而茶文化和禅文化的结合,根据记载,也始于两晋,《晋书·艺术传》记载: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 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记载,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茶无论是物质层面、体系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陆羽的《茶经》到现在仍旧被奉为经典,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禅、道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更有甚者,古代多数名茶同佛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君山银针,“云雾茶”黄山毛峰等等,古时候均由僧人种植,即便是茶圣陆羽本人,孩童时代也成长在竞陵龙盖寺,由住持抚养,可见禅/茶文化历史渊源之深厚。
(2) 禅与茶的关联与诗词表现

佛教禅师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交友时以茶为媒广结善缘”,这就是佛教禅师提倡茶道的原因之一。禅道和茶道归根到底,在于“正”“清”“和”“雅”四个字。

a. “正”

禅茶中的“正”指的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扩展到茶道,就是泡茶时,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心无杂念,才能体会到茶中的色、香、味。

唐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与茶有关的宝塔诗,从茶的本性,对茶的喜爱以及茶的功能三个层面,体现了茶的正念,也通过“慕诗客,爱僧家”,点出了茶和禅的关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b. “清”

“清”,可以理解为清醒、清淡、清廉,禅道文化中可以理解为清净和清心寡欲。三国时期,就有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的典故,茶相比于酒的浓烈,本自就带有清新和清醒的功效,蔡襄《圣泉》中的“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说的是茶性清洁;《北斋雨后》中的“小庭幽圃绝清佳”“留客临轩试越茶”说的是饮茶环境的清幽。
除了清净的环境外,从茶具到内心都要清明节净。两晋北朝时,也有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黄老之道与清淡之风盛行。思想观念带动着生活方式的转遍,逐渐以好茶为风气。陆游的《晚秋杂兴十二首》,更是道出了清茶与清性的关联: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c. “和”

所谓“和”是儒、道、释三家思想共同的哲学理念,禅宗更是强调明心见性,内心和对立的观念调和、化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谐的观念在诗词中也是比比皆是,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内心的平和;有曹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人与人关系之间的友爱和谐;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人和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的诗词《食后》更是把和谐平静之禅的心情,和饮茶做了紧密的关联: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d. “雅”

唐代茶诗中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中,也体现了禅茶文化中的雅,首先文人雅客相约饮茶,是雅之一,以茶为题,联句吟诗,是雅之二,诗句中体现的“流华”“素瓷”“芳气““闲轩”等等让人心旷神怡的描述,是雅之三。诗词,正是体现禅茶雅文化的最好的方式。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3) 诗词中的禅茶一味

禅与茶的“正”“清”“和”“雅”是禅茶一味的本质和精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也可以禅释茶,以禅施茶,以禅品茶,以禅悟茶。

古人在诗词的表现形式中,不仅仅只是吟咏其中的某个片面,对于禅茶一味的整体理解和阐述的诗词,也比比皆是。

比如说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表面上看去只是白居易闲来无事,以煎水煮茶为乐,并且爱屋及乌,把这个饮茶爱好传递给友人,在我看来,无论是“坐酌”还是“看煎”不仅体现了作者云淡风轻的心情,更传递了他心如明镜,看破红尘的隐喻,禅茶一味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共通,在诗词中也有极为深刻的体现。

另一首典型的诗歌是宋代朱敦儒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

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

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作者对生活的解读上升到了“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旗亭问酒,萧寺寻茶”,逢人见事不起爱憎心,身心和大自然合一,更是体现了闲云野鹤无欲无求,“饥来吃饭困来眠”的超凡境界。

钱起 -《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的这首诗,“尘心洗尽兴难尽”,也体现了洗净红尘杂念,但茶性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无论是从竹林、蝉等峻洁高志意象的刻画,还是对于心态的描写,都巧妙的体现了人们试图在山水的清幽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从上可见,禅茶一味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禅道和茶道上,更是在文人雅客切实的体会中,通过诗词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诗词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是茶道、禅道亦或是诗词,都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以上仅仅是粗略的简述,如有理解不正确的地方,请老师包涵。

七绝·禅茶一味(新韵)

文/腾越朝元
宠辱不惊天下顺,

淡泊宁静洗凡尘。

温文止语心安处,

定慧清仁悟禅音。
[注]仄起,中华新韵

云树山花禅茶堂执笔

2018年1月14日午时
注:爱喝茶的人,宠辱不惊,低调沉稳,谈吐文雅喝茶止语,静而安,安而定,定而慧,慧而悟,悟而禅。

《茶禅一味,茶禅一心》菊皇茶语 .篇

夜已深了,喧嚣吵杂也已渐渐退去,此时此刻的时间里为自己沏上一杯茶,静静将自己融化在袅袅茶香之中,生活犹若一杯清茶,虽然很淡,却散发着缕缕优优清香,慢慢品味,回味其间,人生百味一杯好茶!

我喜欢这茶的谦静平和之气,喜欢品茶时淡若清风的慢心境,喜欢茶中深邃悠远的禅道。茶是醒神的优水,禅是开悟的修行。唐代高僧赵州禅师的禅语“吃茶去”,则表达出禅的大智慧。人之有品,茶有茶品,从品茶的体悟中去细品人生,是种特静雅致,从做普通人的角度去参悟茶的禅意,是种豁达。

茶,集山水之滋润,沐天地雨露之精华,自然之物,聚天地灵气;禅,自在随缘,不在于讲,而在印心,明人生之实相,道天地之机关的不二法门。古今禅师以茶悟道、以茶传道,一茶一禅,内心修为。

茶性“苦涩”,品茶的苦后回甘淡甜,苦中有甘甜。人生有八苦,苦海了无边。而习佛法、修心养气正是求得回头是岸、苦尽甘来。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以求大彻大悟,而品茶有如修习佛法,品味人生,参破苦谛。茶禅一味,是顿想,是感悟,是自我修行。

茶性“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由静达到洁净身心、涤除凡尘的境界。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以静为基础。禅宗便是从静中创造出来,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心清如佛,佛者,茶也。

茶性“了凡”,日本茶道宗师利休曾说过:“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中茶道本质,禅在心中,悟自心生,从平凡小事中去透悟大道。心中的一份淡然恬静,清澈了岁月的浮华。

茶性“须放”,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修佛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半日浮闲,放松一下被囚禁困锁的自然心性。在一杯清茶的时光里似乎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此时,无牵挂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有着同样的心境?

佛法存于茶汤,所言诚然。茶与禅,味味一味,融合着无有精神与物质之别,真可谓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中有禅,禅在茶中,茶禅一味,茶禅一心,悟道如水;茶与禅,天生因缘,心心相印!

宝华寺一日︱舞慰禅心 禅茶一味



微凉

观禅舞

岁月宁静

赏翩跹身姿

听闻大师论道

解禅茶一味真谛

在宝华寺遇见美好
世事忙碌,我们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平静下来审视内心,看看自己究竟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去感悟美好了,而8月18日在宝华寺,我们又与纯净的美好不期而遇。由如意老师带领的来自曼殊·妙院的禅舞修习者们,舞姿柔美灵动,婉转悠缓,让我们在欣赏她们翩跹身姿的同时,竟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或许是我们终日的忙碌操劳,对生活中的细微美好已逐渐麻木,而在观看禅舞的同时,我们内心的柔软,也似乎在随着舞蹈慢慢生发。这天下午,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都透过禅舞,学会了专注于当下,并且让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解脱出来,不被外在事物干扰,保持内心的安详与平静。
而后,禅舞修习者们又来到了大雄宝殿前,换上了更为庄严肃穆的红纱,天际云层高耸,金色阳光倾泻,再就着轻柔如丝的细雨,大家在佛法庄严的乐声中也仿佛被从头到脚净化了一遍。一曲舞毕,大家随着禅舞修习者们,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绕着大雄宝殿,虔诚而肃穆的,绕走了一圈。
之后,回到礼堂,便是崇化大和尚亲讲的禅茶一味的心得体会,崇化大师从佛教的发源、传承,讲到在中国慢慢的生根发芽,让我们了解到了何为菩提树下悟道,让我们也明白了为何中国第一座寺庙叫做白马寺,是因为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夜晚梦见一个金人飞至宫殿,博士傅毅解释道这就是西方的神,名为佛,神通广大。然后后续便是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中国宣讲佛法,汉明帝为他们兴建的寺院也用了白马驮经的典故取名为白马寺。
讲解完了佛教的由来后,崇化大师又为大家科普了茶的发展之路,从一开始的神农尝百草到唐代的煎茶再到宋代的点茶,直至现在广泛被运用的清饮法,使得大家对茶叶的来历有了整体的认识。
崇化大师还讲解了佛家极为著名的一个公案就是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公案。
公案如是说: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崇化大师亲切和蔼的态度,严谨有趣而不失生动的讲述,让在场的听众们兴致愈发浓烈,之后大师在分享了茶圣陆羽的故事后,又跟在场的观众进行了提问互动,最后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下,结束了与崇化大和尚的愉快交流。
正如崇化大师所说,禅茶一味,为何是禅要在前,茶要在后?是因为我们的修行就是在每天日复一日的生活当中进行的,表面上看,喝茶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修行却是贯通生活的。在宝华寺虽然只待了今日一日,但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修行,内悟身心,外悟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我们观省内心的阻碍。8月8日—9月8日的宝华寺书画艺术展,丰富活动仍在继续,随时欢迎您的光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6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