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千古风流。长剑向青天,试问天地至理、岁月轮回。佩花行长路,且叹前路修远,上下求索。清流脉脉,淘尽风烟情仇,擂鼓阵阵,不忘悠悠楚歌。岁月流淌,山河如故,屈子高洁已随江流,楚歌悠悠依然传唱。江头龙舟竞争先,江畔渔舟歌不休。华夏源远,自是千古豪杰众,楚地风雅,颇得歌赋竞风流。
世皆醉兮子独醒,看长河落日,城头峰火,孤愤世情,世皆浊兮子独清,看天地苍生,青草依依,悲悯众生。徐徐风里,幽幽九歌九辩,依依河畔,怅怅天问离骚。不怨世间烦恼不断,一心求索,化悲愤为清流,只求人生初心始终,砥砺前行,悯天下修自心。
粽香阵阵,绵尽千年追思,河水依依,阅遍人世苍生。屈子一沉,天下悲心,楚歌再向何处听,沧海桑田,悠悠岁月,风里常有渔父吟。
禅茶一味下一句是道悟人生。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
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
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禅茶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赵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从谂(公元778-897),因常住赵州(今属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今柏林寺),又称“赵州古佛”,由于其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曰:“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僧曰:‘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后,茶道传入日本,禅茶一味成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时期茶圣千利休将“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结合禅茶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础。
茶道始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故“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6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室的空明
下一篇: 喝茶礼仪茶间三种叩指礼你一定要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