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国外的茶、茶道、茶文化、都来自中国。茶道讲究五行,茶为草木之属,炭为火之属,泉为水之属,器皿为金、土之属,一茶备,五行全。
茶道还有四德:“净、静、谨、敬”。中国茶流传千古,遍行万里,如今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日本茶道
日本原本不产茶叶,茶在我们唐朝的时候传过去。805年,也就是茶圣陆羽去世一周年,日本僧人带着我们国家的茶籽回到了日本。
南宋末年,日本荣西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
日本茶道独特之处在于,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韩国茶礼
828年,新罗(朝鲜)使者金大廉从大唐带茶籽回国,种植在智异山,9世纪开始学习饮茶。在韩国,农历初一、十五重大节日和祖先生日都要举行茶礼,其中五行茶礼是国家级最高的茶礼,五行茶礼祭祀茶祖神农氏。
韩国茶礼以“和、敬、俭、真”为基本精神,同时融合了禅宗文化、儒家与道教的伦理道德及韩国传统礼节。
英国下午茶
1662年,葡萄牙公主嫁给英国国王,英国的王室才开始接触到了神奇的茶饮料。饮茶文化在宫廷流行,后来扩散到民间。
19世纪的时候,英国有位公爵夫人喜欢每天下午吃点点心喝着茶,与三五好友聊天,这个习惯逐渐形成了下午茶。每天下午四五点优雅的环境,高档的茶具,丰盛的点心成就了英式下午茶。
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有一个目的就是来为了获得茶叶。喝茶在英国已经是全民的习惯,超过十分之八的人喝茶,每人喝茶量为3千克。英国不产茶叶,需要每年进口茶叶来供应。
美国袋泡茶
美国的饮食文化源自英国,从17世纪末开发新大陆就有了饮茶习俗。1784年,美国派一艘名叫“中国皇后的”商船首航来到中国,运回茶叶等物资。
美国流行快餐文化,也诞生了方便快捷的泡茶方法袋泡茶。1904年美国纽约商人汤姆斯·沙利文为了扩大销售,用一种小丝袋装茶叶作为样品寄给买主。有一位买主收到样品后偶然疏忽,连丝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却发现这样泡茶很方便。商人从这件事得到了启示,用一种薄纱布代替丝绸制成小袋,加工成一种新型小袋装茶叶,很受消费者欢迎。世界之茶,中国名之。
春时品茶,世界绿染,执壶赏春,春风拂面,春色入心;夏日品茶,荷蕖争放,临水榭,赏清芳,盛夏之中,有“莲华世界”在;金秋品茶,黄英竞放,杯中有芬芳世界,心里有澄澈乾坤;冬时赏茶,有雪赏雪,无雪想茶。
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讲利益、讲效益。但人情较为冷漠,人际关系趋于淡漠。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
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相隔千年,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饮茶礼仪、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饮方式的不同。
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二、茶具的使用不同
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三、滤茶器的使用不同
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四、饮茶礼仪的不同。
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五、茶道精神的不同。
“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中国人饮茶常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
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活泼和更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茶的精神无处不在体现着,不管是邀请的人还是受到邀约的人,都是会通过茶对茶会十分的重视,彼此之间也是会互相的尊重,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的相处。
参考文献:
1.朱自振:《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黄时鉴:《关于茶在北亚与西域的早期传播》,《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博克舍编,何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8页。
俄罗斯人爱喝茶,在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南部是俄罗斯著名的茶区之一,格鲁吉亚的饮茶方式为清水,类似于中国的云南茶,烤茶的泡法是用金属火锅烤到100摄氏度以上,然后按每杯水一勺约一半的量将茶叶先放入热锅底;再倒入温水冲泡几分钟,一壶香喷喷的茶就好了。这种泡法要求色、香、味俱全,不仅要看红岩的可爱,还要在烹调时闻到香味,还要在出水时茶叶噼啪作响。
应该是俄罗斯人喜欢喝甜茶吧~~他们喜欢喝红茶+糖(更应该说是西方人喜欢红茶,红茶甜啊,西方人也许受不了无聊的东西,喝白开水是 "虐待"~~而中国人更喜欢绿茶,当然不加糖(注重绿茶健康,对身体好,我是天人合一喜欢健康)。俄罗斯的甜食,对于我这种不喜欢甜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他们真的很甜。因此,将甜点与一杯新鲜美味的绿茶搭配起来,可以拯救你的嗓子和牙齿。
东欧国家,在地理上主要指包括前苏联在内的一些国家,也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保加利亚等国家。东欧国家的人们习惯于以喝红茶为主,而更崇尚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喝茶的方式分是西式、民族式和清饮式。在西方,红茶是用沸水冲泡的,或用糖、牛奶或柠檬煮。民族式饮料是砖茶,它与中国少数民族喝砖茶的习俗相似。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47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点茶:来自宋代的中式美学
下一篇: 春节为何要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