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茶席间的常见礼仪)

品茶 2023-04-29 06:45:29

茶席一共有几个要素

茶席一共有14个要素,这些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有实际冲泡、品饮功能的器物,如煮水器、泡茶器、匀茶器、茶盏、盖置、盏托、茶则、茶匙、水盂、茶巾等;二是具有点明茶席主题、加深审美体验的装饰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茶席的灵魂为茶叶,茶席的主体则为茶具。

茶席具体组成要素:

1、煮水器(能拿来煮水冲泡的烧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进干茶冲入热水并倒出茶汤的器具)

3、壶承

壶承,是承载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壶热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持席面的清洁干爽之用。壶承的选择,颜色宜略浅于席布的颜色,不应太惹眼而喧宾夺主,大小则应当与茶壶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壶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有条件,可以挑选早期柴烧的瓷盘作为壶承。

4、公道杯

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汤的先后造成的浓度不均匀现象。在茶席的设计中,我们选用的公道杯大都没有把手,公道杯要尽可能高于泡茶器,以形成视觉上的高下错落。

5、 茶杯(品尝茶汤)

6、茶仓(存贮干茶)

7、茶荷(承放干茶)

8、茶则茶则,是量取茶叶的计量器具,依靠茶则,从茶仓里量取大概所需的茶叶。

9、滓方滓方,又称"建水",是茶席上收集汇聚多余茶水、废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陈设于席主泡茶弃水的方便位置,体积不宜过大,以免使茶席显得突兀。

10、席布

11、洁方(保持席面整洁清爽之物)

12、花器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篮、碗、盖、盏等。其选择既要考虑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关注花瓶与花卉的互衬映照。当首选传统经典、重心稳定、造型简洁、素身无刻画的花器。

茶席如何布置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而是用心地去“布”。古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称为“置阵布势”。茶席的“势”,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构成的。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

茶席的设计要体现出茶席的诗意美、画面美,悦目方能赏心,神驰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汤,以茶盏为桥梁,让茶人在温馨素雅的茶境中,随心赏茶与品茶。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壶注水,右手持泡茶器并出汤的茶席布局。以拿煮水壶的手的方向为准,命名为“左/右手席”,这是茶文化圈子里所约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壶放在泡茶者左侧,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张较矮的凳子上;而茶壶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壶柄在右,壶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汤。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侧偏前方的位置,大约呈30°角。

这个黄金角度,也正是为了操作的便利而设计的,如此出汤,肩膀舒展,动作自然流畅,呈现一种和谐之美。出汤之后,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样也非常顺手、自然。

同理,盛放弃水的水盂(或称茶渣缸、书鱼等),放在泡茶者的右侧较远远的地方,方便处理弃去不用的茶水。因其类似于“垃圾桶”的功能(实际上并不能往里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应该置于尽量远离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够得着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摆放就相对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视觉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则放在中心区左侧,那么盖置、茶巾就放在右侧。

反过来也可以,按个人习惯。杯子,就不需要多说了,常规的陈列是在客人面前摆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并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茶席间的常见礼仪

行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恭敬之心。因此行礼的深度,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而定。在茶席间,常见的几种礼仪如下:
1、站姿

无论男女,站姿均以身体端正,呼吸均匀,下颌微收,目容端,头容直为前提。

男士要求:双脚分开小于肩宽,左手握右手腕关节处,放于小腹部,双臂微收并放松。

女士要求: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自然就好,左手握住右手,双手提放于小腹部。

2、善礼——15°鞠躬礼

生活中,我们常常以礼相见,善礼应该是运用最多的礼节。

善礼表达的方式:

足容重,目容端,站姿中正,先问候,再鞠躬,稍有停顿起身。
男士应双手打开,放于裤线两侧,身体以胯为轴躬身15°;双臂双手保持不动,头、颈、肩、背平直,双腿直立不弯曲。

女士应双脚脚跟并拢,脚尖自然打开,左手握住右手,双手提放于小腹部,头、颈、肩、背平直,身体以胯为轴躬身15°,双腿直立不弯曲。

善礼适用的场合:

初次见面时;与人说话之前;在同一个空间多次见面时;做为茶师的茶礼表达,无论是在茶事活动中,还是在行茶过程中都会频繁运用,以营造和谐礼敬的行茶氛围。

3、恭礼——45°鞠躬礼

恭礼是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要求,也是职业素质的体现。

恭礼表达的方式:
准备好站姿,先问候再鞠躬,稍有停,缓缓起身。

男士应双手打开,贴于两侧裤线,以胯为轴上身躬身45°,双臂双手沿大腿两侧自然下滑,头、颈、肩、背平直,双腿直立不弯曲。

女士应双脚脚跟并拢,脚尖自然打开,左手握住右手,双手提放于小腹部,头、颈、肩、背平直,身体以胯为轴躬身45°,双腿直立不弯曲。

恭礼适用的场合:

主人接待客人时;接受礼物时;服务行业接待礼仪;商务洽谈中的礼仪服务;接受对方行诚礼(90°鞠躬礼)时的回礼等;做为茶师的茶礼,用于茶友之间初识问候及入茶席之前的礼敬表达。

4、诚礼——90°鞠躬礼

诚礼是表达真诚礼敬之意。十分庄重,且具有仪式感。

诚礼表达的方式:
准备好站姿,先间候再鞠躬,稍有停顿,缓缓起身。

男士应双手打开,贴于两侧裤线,以胯为轴上身躬身90°,双臂双手沿大腿两侧自然下滑,头、颈、肩、背平直,双腿直立不弯曲。

女士应双脚脚跟并拢,脚尖自然打开,左手握住右手,双手提放于小腹部,头颈、肩、背平直,身体以胯为轴躬身90°,双手贴合身体顺势下滑,双腿直立不弯曲。

诚礼适用的场合:

晚辈问候长辈;学生问候师长;诚挚的致歉;大型正式活动的开场仪式;表达深深的感恩之情时;做为茶师的茶礼,用于正式茶道展示,文化交流等。

以目光传达恭敬之意的一种礼仪。在茶席上,用目光正视大家,表达尊重及关照。

行茶前上身端坐,自然挺拔,尾骨不受压迫,双足踩实地面,上身与大腿呈90°,大腿与小腿呈90°。男士双腿自然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自然放在双膝上;女土膝盖碰合,左手握右手,自然放于腿上。

开始行茶时,双手置于茶席上,男士手握空拳,掌心相对,与肩外侧同宽;女士两手叠放,左手在上。

双手礼是行茶时使用最多的一种礼仪,分正面双手礼和侧面双手礼。

正面双手礼:双手拿递接送,端举周正,并躬身行礼(善礼或恭礼)。

侧面双手礼:一只手持茶具,另一只手在距腕关节2寸处垂直托护,以示茶人的全心全意,同时行善礼。

生活中,待人接物使用双手礼,既是一种持重自若,也是对人对物的一种恭敬。

茶师与茶友对坐饮茶时,应使用“正面双手礼”奉茶。

茶师与茶友坐同侧,或中途添加茶汤时,应使用“侧面双手礼”奉茶,以不打扰茶友为好。在茶友左侧时用左手添茶,在茶友右侧时用右手添茶,即为环抱式斟茶以完成不打扰服务。

接受茶汤的人,在座位上行善礼做回礼,以表示感谢。

茶师起身离席时,应正面退出座位,如需移动座椅时应轻挪轻放,不应发出噪声。同时示意或告知大家自己的离开,避免唐突,并退行三步后再转身。

以上是在行茶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礼仪, 不求他人的关注,只是对自我的修为要求!

如何理解茶道和茶席

茶席,首先是一种物质形态,其实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同时,它又是艺术形态,它由茶品、茶具组合、铺垫、插花、焚香、挂画、相关工艺品、茶点茶果、背景等物态形式构成其基本的要素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席设计是什么

茶席设计是什么

导语:“茶席设计”是什么?设计什么?怎样设计?它从哪儿来?……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对这些问题一定感兴趣吧?但是,这些知识在以往的书籍中无从查考。现在,就让本书作者来帮你解答这些疑问吧。 以茶为灵魂,为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是为茶席。

“茶席设计”,是包含古代的“筵”和“席”的全部,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茶筵席设计”;既然已经通俗化了,只好将就把“茶席”视为“茶筵席”的省略吧!

至於,“茶席”这个词的由来,应该是1970年代末,茶艺出现之后的说法。在茶文化发展史上,过去并没有出现茶席一词。当代,“茶席”一词首次在文本上出现,当以浙江童启庆教授编著的《影像中国茶道》,该文本说,“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操作场所、客人坐席,以及所需气氛的环境布置。

中国,在隋、唐以前没有桌、椅,人们饮食作息时,在地面上先铺上一面竹类编织的铺盖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的叫“席”,宴饮时,座位设在席子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们席地坐饮。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宴饮形式虽然改变了,宴席仍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清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安能郁郁久居此耶!”可见,由古代的.“筵席”而引申出“茶席”这一词。

根据《茶艺学》的说法:“泡茶的程序和礼仪是茶艺形式部分很重要的表现。”茶席是茶艺表现的场所,是为表现茶艺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规划的一个场所,包括从事泡茶、品饮兼及奉茶而设的桌椅和地面的空间,不是任意一个泡茶的场所都可称为茶席,必须经过规划的茶艺表现场所,才能称作“茶席”。

茶席的概念出现后,“茶席设计”也就应运而生。设计与这次茶会时间、空间情境贴近的茶艺表现场所,就称为「茶席设计」,所谓“茶会”,是指一个“以茶会友”,并能呈现茶艺形式的聚会。

至於,“设计(design)”这个词,是由日文里以汉字翻译“design”这个字而成。日文在翻译“design”这个字时,除了“设计”这个词以外,也曾用“意匠”、“图案”、“构成”、“造形”等等汉字所组成的词来表示。所以,在了解什麼是“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对这些字词来解释。英语的design是源自拉丁语de-sinare而来,是“作-记号”的意思,在十六世纪,义大利文desegno 开始有现今design的含意,后经由法文的中介,而为英文所引用,成为现在英文的design。日文里汉字的“设计”指设定具体目标而后依计画以(制造)实物来达成目标的含意。

中文来讲“设计”两字,是“言役、言十”会意而成,是表达以思考、以言语来完成具体的计算。所以,“设计”指“人为设定,先行计算,预估达成”的含意。就“设计学”来说设计,是指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活动。

如果从西方“设计”的发展来看,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慢慢的形成以建筑专业技艺为首,并结合绘画专业技艺与雕塑专业技艺的承传,三者合称为造形艺术,合称为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比较容易了解“设计就是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形或营造活动”了。

茶席设计的结构是由空间(space)和特性(character)所组成,是茶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茶艺表现的基础,包括动态的行茶方式规画与静态的品茗环境装置,大都属於茶艺静态表现的部分。由於设计的部分,受限於室内空间的材料、格局方向等条件,所以必须活用美学和创意思考,同时要考虑茶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以茶作为主角,以茶艺作为设计的重心,将茶饮活动置於一定的环境中,赋予它不同艺术的要求。

茶席设计,是以场地、材料和情感为主要构成条件,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的形式,传达出来一定的感官感受,实用的、可操作的,合乎艺术设计学理的综合展示艺术。其目的是为了泡好一壶茶,享受一杯茶。是空间美学的一部分,“设计艺术学”中跨门类的学科,主要包含装置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茶席设计,是人们在茶饮活动中,有计划地运用心智、创意、统合、协调、技术和资源创作出超乎现有的实物,达成更美好的品茶需要,其本身具有很大 的艺术表现空间,必须要有美感经验、使用功能与纪念意义,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并非拼凑一些茶道具炫人耳目,展示出来的一个“作品”。

简单的说,茶席设计就是以茶饮活动为目的的创作行为。;

茶席是风雅的标志

导语:茶席是我国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构成了整套茶礼仪的关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茶席文化吧!

茶席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至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挂画与茶一起被合称为“四艺”,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而在明代茶艺行家冯可宾的《茶笺·茶宜》中,更是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其中所说的“茶席设计是将茶饮活动的环境,设计为符合茶的自然属性,具有一定的艺术境界,使人们在这种与茶浑然清供”、“精舍”,指的即是茶席的'摆置。

茶是茶席设计的灵魂,也是茶席设计的思想,茶具组合是茶席构成要素的主体,因茶而有茶具组合,因茶而有茶席设计。茶席设计中茶具组合大都是按茶类品种选择传统的茶具组合配置。我国的茶具经过历代茶人在形式、内容及功能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并融入人文精神,使茶具组合这一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47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