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中国四大名砚产地和名字

品茶 2023-04-29 03:18:11

中国四大名砚产地和名字

中国四大名砚分别为端、歙、洮、澄,其中,端指的是广东端溪的端砚,歙的是安徽歙县的歙砚,洮指的是甘肃南部的洮砚,澄的是河南洛阳的澄泥砚。

中国四大名砚产地和名字:

1、歙砚

从唐代起,安徽歙县的歙砚、广东端溪的端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歙砚为首,其发墨较好;端砚为第二,其次为洮砚和澄泥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以江西婺源与安徽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故又称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歙砚在古代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用歙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

2、端砚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一带,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

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端砚诞生在唐代初期,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于近现代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3、洮砚

洮砚,亦称洮河砚,在宋初就闻名于世,历代作为贡品而显赫于当时宫庭或权贵之书房中。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洮砚石质细润坚实,泼墨如油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有“鸭头绿”、“柳叶青”、“鸊鹈血”等名贵品种,绿色中含有条纹,形成变化万端的云水;不但有其美妙,而且含有云霞风漪,下墨既快又省。

洮砚湿润,所以呵气或珠,籍以墨既可书写,将磨好的墨贮于砚中,经月不涸,又不变质。这种砚石带有黄标的更为名贵,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赞,

4、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

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中国的四大名砚是那四个?还有说产地哦!~~~谢谢拉~~~

是端砚,歙砚,鲁砚,洮砚。
简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肇庆是古时端州的洽所,端砚因此而得名。端砚约在唐武德年间问世。石品优良,其质坚实细腻,滋润娇嫩。《端溪砚史》称端砚的特点是:“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寞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既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津耀墨,无价之奇材者也。”端砚石还有各种绮丽的纹理,著名品种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等。其样式早先取其实用,自中唐至宋乃至明清,加工日愈花色繁多,除各种砚形样式外,雕饰山水、人物、花鸟各种图纹。端砚逐渐发展成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晶,成为我国“文房四宝”中的至宝。
歙砚江西婺源县龙尾山所产的砚石。婺源自唐初至宋代中叶,一直属歙州,所产故称“歙砚”。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记载,婺源砚开产于唐开元年间。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记载,歙溪龙尾旧坑,也有卵石,其质地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磨之无声,久用不损笔毫,并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等图象。歙砚质色、发墨皆优于众砚,与端砚并称,宋代苏轼、蔡襄曾作诗赞赏。著名品种有龙尾砚、罗纹砚、眉子砚等。
始出现于唐代。产于当时属青州所辖的潍坊、淄博、益都一带。山东古称鲁,故得“鲁砚”之名。纹理多样,色彩丰富,质地滑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易发墨,不损毫。历代书家极为推重,唐柳公权在《论研》中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宋米芾撰写的《砚史》也列青州青石为各地名砚之首。鲁砚中最为名贵的是红丝砚。红丝砚县有多种瑰丽的彩色线条图案,质润且细,贮水不耗,发墨如油。另外,淄石砚、田横石砚、金星山砚、尼山石砚等皆为鲁砚之上品。
因产于洮河,其河源于古洮州(今甘肃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而得名。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洮砚石质细密晶莹,纹理如丝,色气秀润,清丽动人。贮墨久不变质,保湿利笔,十多天不涸。而且洮砚分为绿洮、红洮两种:绿洮色泽青蓝,其优质者具有天然黑色水纹,古雅优美;红洮呈土红色,纯净甘润,极为罕见。宋代著名画家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云:“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之深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文房四宝中的四大名砚分别是什么

四大名砚:歙砚、端砚、洮河砚、澄泥砚。
歙砚(shè
yàn),别名龙尾砚,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罗纹砚最易发墨,最宜笔锋。
端砚,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洮河砚全称“洮河绿石砚”,简称“洮砚”。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因砚石产于洮河沿岸,故名“洮河石”、“洮河砚”。洮河石以石质坚润、色泽碧绿、纹路优美而著称中,被誉为“绿漪石”。
澄泥砚为泥所制,而且是烧制。
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41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