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实践和理论,具体大的方面如下:
(1)茶叶基础知识
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茶叶的基本知识,掌握茶叶的分类、常见茶的制作工艺、品质特点以及茶叶品质鉴别、保管等内容。
(2)茶艺技巧
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3)茶艺的礼仪
这是指服务过程中体现的应有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礼节、仪容体态、接待等方面。
(4)茶艺的规范
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作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5)悟道
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通过泡茶与品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体会到廉、美、和、敬的真谛,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2、水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3、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4、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5、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6、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扩展资料:
茶艺的分类
中国茶艺按照茶艺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1、表演型茶艺
表演型茶艺是指一个或多个茶艺师为众人演示泡茶技巧,
其主要功能是聚焦传媒,吸引大众,宣传普及茶文化,推广茶知识。这种茶艺的特点是适合用于大型聚会、节庆活动,与影视网络传媒结合,能起到宣传茶文化及祖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型茶艺重在视觉观赏价值,同时也注重听觉享受。它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借助舞台表现艺术的一切手段来提升茶艺的艺术感染力。
2、待客型茶艺
待客型茶艺是指由一名主泡茶艺师与客人围桌而坐,一同赏茶鉴水,闻香品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茶艺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都直接参与茶艺美的创作与体验,都能充分领略到茶的色香味韵,也都可以自由交流情感,切磋茶艺,以及探讨茶道精神和人生奥义。
这种类型的茶艺最适用于茶艺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普通家庭。修习这类茶艺时,切忌带上表演型茶艺的色彩。讲话和动作都不可矫揉造作,服饰化妆不可过浓过艳,表情最忌夸张,一定要像主人接待亲朋好友一样亲切自然。
这类茶艺要求茶艺师能边泡茶,边讲解,客人可以自由发问,随意插话,所以要求茶艺师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茶艺知识具备较好的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3、营销型茶艺
营销型茶艺是指通过茶艺来促销茶叶、茶具、茶文化。这类茶艺是最受茶厂、茶庄、茶馆欢迎的一种茶艺。演示这类茶艺,一般要选用审评杯或三才杯(盖完),以便最直观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这种茶艺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解说词,而是要求茶艺师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看人泡茶,看人讲茶。看人泡茶,是指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生活地域冲泡出最适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如茶的色香味韵)。
讲好茶,是指根据客人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巧妙地介绍好茶的魅力因素(如名贵度,知名度,珍稀度,保健功效及文化内涵等),以激发客人的购买欲望,产生“即兴购买”的冲动,甚至“惠顾购买”的心里。
营销型茶艺要求茶艺师诚恳自信,有亲和力,并具备丰富的茶叶商品知识和高明的营销技巧。
4、养生型茶艺
养生型茶艺包括传统养生茶艺和现代养生茶艺。传统养生茶艺是指在深刻理解中国茶道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佛教、道教的养生功法,如调身、调心、调息、调食、调睡眠、打坐、入静或气功导引等功法,使人们在修习这种茶艺时以茶养身,以道养心,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现代养身型茶艺是指根据现代中医学最新研究的成果,根据不同花、果、香料、草药的性味特点,调制出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口味的养生茶。养生型茶艺提倡自泡、自斟、自饮、自得其乐,深受越来越多茶人的欢迎。
成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
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
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
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
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
主题和表现形式的一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参考资料:-茶艺
专业的茶艺师培训课程都是先教我们了解茶,先了解才有喜欢,才会珍惜茶,才能让我们泡好茶,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好的茶艺师培训课程教学内容如下:
1、茶怎么来的?
2、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是如何演变过来的?怎样加工出来的?有什么流程和原理?
3、加工出来的茶叶如何鉴别其品质、等级、特性?
4、根据不同茶类、选择不同茶具、水的温度、浸泡的时间,让茶发挥至最高境界?泡出一壶好茶来。
5、茶叶如何卖?茶叶如何营销?如何开店?茶叶店、茶艺馆的经营管理。
6、茶叶店、茶楼、茶艺馆礼仪(包括坐、站、行走、微笑等)。
7、修心养性的三套泡茶流程展示,既许多人眼里的茶艺表演(A、绿茶茶艺表演;B、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C、台湾十八道闻香杯茶艺表演;),另增加了当前较为流行的——干泡法,也称为行茶法。
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
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茶艺作为传统的中国文化,靠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它。了解茶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种艺术,下面分享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
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1 第一点:了解茶叶的种类
作为一名茶艺新手,我们必须要清楚关于茶叶的一些基本概况。比如种类、特点、口感等等,这样对于我们学习茶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茶水冲泡出来的颜色,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并根据这六种基本类型可以向下继续细分,有乌龙茶、普洱茶、铁观音茶等等。
在我国种植最广泛就是绿茶,在冲泡的过程中,绿茶中有很多天然物质被遗留下来,更加清新自然,对人的身体有极大益处,还可以起到抗癌的效果。不过相比于绿茶,红茶的口感会更加甜一点,好喝一点。而白茶是属于我国的特殊的茶种,加工方式也和其他茶叶不一样,因为特殊,所以就会显得比较珍贵。不过在这些茶叶中,我最喜欢的却是黑茶,它是北方地区最常见的茶叶,闻起来很是香醇,泡开的叶子显得厚重又朴实,尝起来有一丝苦涩,尤得我的宠爱。
第二点:水的选择
一杯优秀的茶必然离不开好水,水是一切的基础,因此在茶艺中对水的选择是极其关键的。为了凸显茶中大自然的味道,我们必须选用活水,最好是深山中的甘甜泉水,这种水吸收了大自然的精华和能量,滴滴冰凉,没有经过一丝污染。不过现在随着城市、农村的开发建设,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水了。所以我们也可以选用矿泉水,矿泉水里面含有许多对我们身体有益的物质,它的水质也是比较软。至于大家平时用的自来水,我是不建议使用的,因为自来水的水质较硬,它经过一系列的化工处理,早就失去了原汁原味,用这样的水来泡茶,是会影响品茶的口感,即便是用来泡廉价的茶都是不值得的。
第三点:泡茶的技艺
在茶艺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泡茶的技巧了,根据茶叶的不同种类,冲泡的步骤也不尽相同,准备的茶具也是不同的。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一般也就是茶盘、茶道组、随手泡、奉茶盘、盖碗和茶巾这些等。在冲泡前首先需要烫洗杯子,确保所有器具都一尘不染,保持洁净,可以与茶叶的清新相配。然后用小勺子将茶叶轻轻放入玻璃杯中,用手轻轻转动,让茶叶去吸收水分和热量。紧接着就是冲水、泡茶,最后在一一奉茶,大家就可以开始品茶了。
虽然步骤看起来十分的简单,但是其中的细节却十分考究又精细,其中茶叶的用量是很重要的一点。不同的茶叶冲泡的量是不一样,比如黑茶,就需要多放茶叶,不然味道会很寡淡。其次就是泡时水的温度,掌握好这一点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了,对于那些比较好的、上档次的茶叶八十多摄氏度的水温是最好的。只有将这些茶艺知识全部掌握,才能泡出一壶好茶,所以说成为真正的茶艺行家之前,会有许多路要走。
第四点:茶艺中的礼节
茶艺是一种富有浓厚艺术氛围的事物,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对待茶艺文化更需要注意礼仪。首先注意着装的规范,传统、舒适而素净的衣服最好。然后就是在进行茶艺活动时,需要事先点上香薰一类,用来驱除邪气和污秽的气味,保持洁净的环境。可以根据冲泡茶叶的类型,选择不同味道的香薰,比如花茶,通常可以选择有水果味道的熏香。
因为品茶需要安静、雅致的环境,只有环境安静,我们才能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品味人生、品味生活。所以我建议选择山中、林中、水边、茶楼,总之就是安静贴近自然的地方。如果此时配有一些雅静的音乐也是非常美好的。不管是家中做客,还是请友人一道饮茶,对于喝茶氛围的塑造都是及其重要的,要求的礼仪也应该注意到。
第五点:品茶领悟
品茶人揭开茶盏,细细轻闻茶叶的香气,然后轻轻咗一口,茶香缠绕在舌头上久久不散去,随后便慢慢从口腔进入身体的各个器官,直到整个身心都被清新的味道包围。这时旁边传来鸟语,闻到阵阵花香,大脑慢慢得到放松。此刻,什么都不需要想,心胸也逐渐宽大,生活中烦人的琐事也不再和自己有关系,这是多么的美妙,同时又令人向往。自古以来无数世外高人都保持饮茶的习惯,陶冶性情、修身长寿。试想在闲暇时间,邀请几个友人一起品茶,畅谈人生,该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人和自己的协调,放开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所以说当你在品茶时,同时也在品味人生,无论自己身体的健康,还是内心的陶冶,都大有益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学会深层次品味茶艺文化。
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2 第一步:清洗茶具
有的人,懂得喝好茶,也热衷于布置茶室环境,对泡茶颇有讲究。
但对茶具的清洗和保养,并不在意,甚至可以说很随意。
每次喝茶前后,也没有注重清洗的意识。
直接将茶叶投入盖碗中,便开始烧水准备冲泡,完全不考虑茶具是否干净。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泡茶前,将所需要用到的一整套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杯垫等等,都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一遍。
一来,可以洗去附着在上面的灰尘。
二来,若是茶具上有遗漏的茶渍没有洗净,也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盖碗除了实用性强以外,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一套干净、整洁、光亮如新的茶具,也能让人心情放松,提升愉悦感。
另外,如果在招待客人的场合下,茶具上留有残迹污渍,不仅看起来不雅观,更会带来嫌恶的感觉。
可以说,茶具清洗不到位,是对好茶,以及品饮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纵使茶叶的品质再优秀,风味再美妙,但碰到了不干净的茶具,心情就会瞬间被破坏。
因此,喝茶能怡情,也需要从小事做起。
第二步:烫壶温杯
这一步骤,往往发生在将茶具清洗结束以后,正式冲泡之前。
即便要使用的茶具,都已经清洗干净,但依然要先用沸水将茶具都淋个彻底。
不少人好奇,清洗后再烫壶,会不会显得很累赘,多此一举?
其实不会。
冷水清洗,可以洗去附着在茶具表面上的污渍和浮尘,而沸水的作用,在于去除异味和水味。
所谓的.“水味”,指的是自来水在茶具中留下的味道,嗅觉比较灵敏的茶友可能会留意到。
若是省略烫壶温杯,直接开始冲泡,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茶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
所以,用沸水再次冲洗茶具,不仅是清洗、去除异味,也能让茶味更加的纯净。
在茶桌礼仪上,烫壶温杯也成为了一个关键步骤。
在客人面前,用沸水将茶具通通烫洗一遍,杀菌消毒,让对方饮茶时更加舒心、放心。
与此同时,也是一种细心和贴心的表现。
烫壶温杯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闻干茶香。
将茶叶投进温热过的盖碗,盖上盖子,轻摇三下,再凑近鼻端轻启盖子,茶香馥郁。
干茶的香型,便能一一捕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一款茶叶。
第三步:投茶
投茶,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不容许马虎。
网络上,关于投茶量的讨论,众说纷纭。
有人说,不论什么茶类,薄薄的铺满碗底就够了。
也有人说,要装满大半个盖碗,到中位线才够。
还有人说,抓一把茶叶,是多少就投多少,随缘喝茶。
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答案是,全错。
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光靠手感和眼力,不如相信精准的仪器。
一个小小的克秤,就能解决众人的燃眉之急。
不同的茶类,不同的盖碗容量,投茶量都不尽相同。
以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为例,如果用来冲泡白茶,则需要投茶5克。
白茶中,有芽头肥壮的白毫银针,有芽叶秀美的白牡丹,还有粗枝大叶的寿眉。
三者的外貌和体积虽然不同,但投茶量却应该保持一致,不应该随意增减。
而冲泡红茶时,同样也是投茶5克。
但倘若是冲泡武夷岩茶,则需要投茶8克,不多也不少。
这些茶水比例,是根据多年的冲泡经验得出,能够符合大多数茶友的口味和喜好。
黄金比例,才能保持茶汤的浓淡适宜,滋味恰到好处。
第四步:注水、出汤
大多数茶类,适合用环壁注水。顾名思义,就是让水流呈环壁式,沿着盖碗的边缘注入,再一圈一圈地往内收拢,形似日语里的“の”字。
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让干茶在时间内被充分浸润。
同时,也可以让滋味物质均匀析出,而不至于在前几冲中滋味寡淡。
将沸水以环壁注水的方式,浇注在干茶上,随后迅速合盖,快速出汤。
在理想状态下,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控制在7-8秒左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快出水”。
盖碗中的茶汤,呈瀑布状,流入公道杯中。
如果出汤太慢,或是断断续续,会在无形中造成闷泡。
茶叶与水接触时间太长,必然会导致物质析出过量,造成汤水浓酽苦涩。
在泡茶的过程中,最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闷泡。
最后,当汤水大部分汇入公道杯后,再将手腕尽可能地翻转,向左边方向倾斜。
让盖碗与水平面形成130度的夹角,直到彻底沥干盖碗里的茶汤。
第五步:分汤品饮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里,冲泡已经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就要到了喝茶阶段。
但在分汤的步骤中,其实也有不少的讲究,很细节。
倘若是一人饮茶,则不需要太多的繁文缛节,怎么开心怎么来。
但如果是招待客人,还是得以“礼仪”为上。
将公道杯里的茶汤,沿着品茗杯的边缘,缓缓倒入每个客人的杯中,注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端起杯垫,双手奉到客人面前,以茶奉客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之本。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轻啜慢饮,感受汤水中的鲜醇美妙。
茶艺初学者注意5个步骤3 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一、温壶: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普及一下,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词较生僻,我刚入门时为显资深,常向外行秀此名)。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客人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40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海南沉香鉴别
下一篇: 茶糜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