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宅心仁厚心安身自在心宽福自来(宅心仁厚的意思)

品茶 2023-04-28 22:45:03

宅心仁厚心安身自在心宽福自来

古人云: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宽广,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心宽能容万物

《菜根谭》有言:以宽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万物,方能恩泽良久。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他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却一笑置之,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

廉颇听到这话后,折服于蔺相如的高瞻远瞩和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负荆请罪。

此后,他俩成为至交,联手为赵国抵御外侮。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人之谤我,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不顺和烦心的事会很多,如我们事事都较劲,处处都计较,人生必然苦累。

为人处事,能够处下,懂得隐忍,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辱,而是宽容。

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东海宽广且深远,在低处容纳百川。五岳虽然高大,却不会抗拒尘土的附集。

所谓,眼宽可以饱览世间美景,心宽可以容纳芸芸众生。

生活是道场,人生是修行,只有修的宽容之心,才能容万事之苦,平悠悠之烦,助人生顺遂。

心安即是归处

人之所以心不安,无非是求不得,放不下,得失心太重。

心有妄求,便不得心安。

若心中无挂碍,种树时,认认真真;结果时,随缘尽兴。放下得失,随缘自在,人心自安。

苏东坡有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的朋友王巩,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岭南,他的歌妓寓娘也毅然随行。

东坡感到很愧疚,王巩却不以为意,和他聊起了养生之道。

几年后,王巩回来。苏轼请他们喝酒,问起岭南所受苦楚,寓娘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就苏东坡《定风波》中“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由来!

《菜根谭》: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得失,不过是人生之常态。人应该有追求,但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怏怏不乐,何来安稳?

人生是一场自我救赎,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为的就是心有所安,回归本真。

心安即是归处。

一个人,唯有心安,才能在浩瀚的尘世中,找到灵魂的归处。

心安身自在,心宽福自来

正如一位禅师所说:无忧即是福,心宽则无忧,故心宽是福。心宽如海,百福竟来。

心量越大的人,烦恼越少。

人生琐事无数,若全然在乎,那便是数不尽的烦恼与心结,若泰然心安,则一眼望去,皆是静海无边。

正所谓:心安,生活才会安然,身心才会自在;心宽,人生才会安定,福德才会自来。

《坛经》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真正的福田,不是利薮名场,而是心灵定静与安宁。

心的格局,就是人生的格局。心宽,天地皆宽;心安,处处皆安。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身先修心。

愿你常怀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不平凡的幸福。

宅心仁厚的意思

宅心仁厚的意思是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宅心仁厚,汉语成语,拼音zhái xīn rén hòu,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宅:存、居。指人忠心而厚道;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例:他“宅心仁厚”从不与人计较。〔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念锦里十年之卜筑,已是蜀人;怜萍踪万里之来归,特捐汉节。

宅心仁厚例句:

(1)但他在银幕下的角色更证明他宅心仁厚,他的志向随著每一个新角色变得更加远大。

(2)您时时做出奉献、心地善良、宅心仁厚,慷慨不已又热情。

(3)我的叔父宅心仁厚;他从不拒向其求助的人于千里之外。

新住宅大门两边7个字对联要求有气派的

金樽檀板庆新春 日灿神州万里春
朝霞灿灿三春景 龙飞凤舞升平世
善政和风指海峡 旭日彤彤九域天
柳绿桃红艳丽春 红心桃李报春晖
特色福州富四海 美酒红灯歌盛世
和风吹绿江南柳 小康岁月乐千家
银筝铜鼓报新春 春雨催开塞北花
春风时雨花千树 日丽三湘春骀荡
春风吹柳千枝绿 子孝孙贤福满门
龙腾四水岁峥嵘 时雨浇苗万亩新
春风终解千山雪 政策拓开平坦路
处处管弦歌盛世 海浪长调两岸心
春风吹暖小康家 家家诗酒贺新年
锦绣前程冲碧汉 嫣红姹紫三春早
百业齐兴酬壮志 辉煌大业耀寰球
康乐富强四季欢 千帆竞发显雄心
鹊闹枝头传喜讯 春风一笑花千树
时逢盛世心花艳 梅开窗外报新春
紫燕三歌柳万条 春到人间气象新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世说新语《简文帝宅心仁厚》

1、床,指胡床,古代西域传入中原的坐具
2、佳,好。“视以为佳”,认为很好看。
3、意色,神情和脸色
4、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
晋简文帝还是做抚军的时候,他坐床上的灰尘不让擦去,见到老鼠在上面走过的脚印,认为很好看。有个参军看见老鼠白天走出来,就拿手板把老鼠打死,抚军为这很不高兴。他的门客站起来批评,劝告他说:“老鼠给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

宅心宜厚宽

      古之人讲仁义,必先求仁心宅厚,厚而重故可久。久而入怀可以宽,宽以待人,人反而敬之。宽以得众,大家愿意追随。也是情理所致。但厚易而久难,体悟易而自觉难。论语里,夫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南宋理学大家晦庵先生说:三月,言久矣。仁者,心之德。心不违仁,无私欲而有其德也。日月至焉者,或日一至,或月一至焉,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北宋伊川先生说: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不违仁,只是无纤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 伊川高徒和靖先生说:此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间者也,若圣人则浑然无间断矣。 横渠先生亦说: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外宾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过此几非在我者。
      朱子语类中说:仁与心本是一物。被私欲一隔,心便违仁去,却为二物。若私欲既无,则心与仁便不相违,合成一物。心犹镜,仁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颜子三个月之久无尘垢。 其馀人或日一次无尘垢,少间又暗;或月一次无尘垢,二十九日暗,亦不可知。 近代思想家钱宾四先生说:其心三月不违仁:仁指心言,亦指德言。心不违仁,谓其心合于是德也。三月,言其久。三月一季,气候将变,其心偶一违仁,亦可谓心不离仁矣。 如人在屋,间有出时,是违。如屋外人,间一来入,是至。不违,是居仁也。至焉,是欲仁也。颜渊已能以仁为安宅,余人则欲仁而屡至。谓一日来至,一月来至。所异在尚不能安。钱先生亦说:孟子曰:“仁,人心也。”然有此心,未必即成此德,其要在能好学。浅譬之,心犹薪,仁犹火。薪无有不燃,然亦有湿燥之分。颜子之心,犹燥薪。学者试反就己心,于其宾主出入违至之间,仔细体会,日循月勉,庶乎进德之几有不能自已之乐矣。 故而夫子说:“回呀!其心能三月不违离于仁了。余人只是每日每月来至于仁就罢了。”
      由此看来仁心宅厚是个即易又难之事。说其易,就是自己的心德,就在自己心上,不关别人的事,自己可以自己做主,心的本体是爱是性善,只要自己心心念念持久下去即可,得之全全服膺唯恐失去。非谓三月,可长久持之,稍有微变,己心要知,即与加持,此是意诚心正。孟子说:仁者,人心也。心正而仁自在。说其难,食色性也,人固然有心,但人固然也有身,身为心之载,心为身之用。身为人,心为天。仁为心之德,仁为爱之理。德为本,爱为用,爱人要爱己,之后在由己及人。爱己便有私,有欲,故而食色性也。私欲一起,便有差别。欲不足不足以养生,命之不存何来德充,爱之不续,仁便性失。欲过之则泛,爱己过度,私己即漫,不仁便生,故说其难。宋理学家提倡少私寡欲,便是指身、指人,无欲便是指天、指心。无论偏向哪一端都是过犹不及,非夫子之心法,夫子提倡中庸之为用,这样看来天人合一是为中庸。也是身心合一,也是知行合一。知也是心,行也是身。合一方可为仁。
      故而学而篇有子说:孝悌其为仁之本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经说: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由此看来德的本在孝,而孝由爱己开始。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么爱己便是愈加为仁之本了。为者非谓也,而是端始行孝和行仁。要想为仁就要从爱惜自己身体开始,在由此及父母,兄弟姐妹,再到利他人。利己利他,也是有次第的,如不然变是空中楼阁,无有着落。
      为仁和谓仁不同,夫子说克己复礼谓仁。克己为心之事,复礼为身之事。克己为少私,复礼求欲合义。这样看来,合义的欲是为仁,故而儒家亚圣孟子说:可欲之谓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推展为仁之路径。善之本在可欲是人心,善之用在达义是人路。故而夫子说,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其它章节还记载夫子进一步说: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义是夫子之学的本源,求其中庸就在仁义之间,夫子自言:无可无不可。后儒对仁之理解或有偏差,或不足,或有余,皆不是夫子论语之正念。夫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为仁不厌,学而不倦。仁为本,义为用。其难矣,其易矣。仁之本在宅厚,义之用在径宽。其难在明,其易在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3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