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歌与酒诗

品茶 2023-11-19 04:09:10

茶歌与酒诗

我很喜欢白居易的一首短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 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

勉强译成白话:我这里有刚醅酿成的还浮着绿色新鲜浮沫的酒, 在红泥的小火炉上温着,天晚了,好像要下雪是样子,你可以来喝一杯吗 ?

这首诗令人喜爱 , 一是它充满了颜色 , 绿蚁、新酒、红泥、火炉、白雪,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二是它的气氛雅致、欢喜 , 与我国传统的饮酒诗不同。我国传统的诗词 , 提到酒 , 都是愁绪满怀,不然就是慷慨激昂,充满激地感情。白居易这首诗可以说是异数 , 我们从中看见了温馨的友谊。

或者可以这样说吧 ! 这首诗的情意与境界更近于,我曾把这首诗改了两字“绿蚁新醅茶 ,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挂在墙上,朋友看了都很喜欢。

茶与酒的情意与境界显然不同 , 我国传统诗歌里面酒与茶的地位悬殊,以《全唐诗》为例 , 几乎是酒气冲天 ,茶则很少受到歌颂。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酒本来就是催情剂 ,在情绪激化的时候 ,诗人当然会即席写下诗篇。茶者反之,茶是清凉帖,在心平气和下,好像更适于无言。二是酒被认为是琼浆玉液,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茶则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又有什么好写呢?

因此,历史上写酒的文学作品很多,写茶的很少 , 一旦有相提并论的,评价也十分悬殊。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手书单幅》:

书画琴棋诗酒花 ,

当年件件不离它 ;

而今七事都更变 ,

柴米油盐酱醋茶。

很显然的把酒列为雅事,把茶列为俗事 , 而且排名在最后,可见茶的地位多么卑下。甚至连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也不能免俗。东坡是善于品茶,曾写过许多茶诗,不过,遇到酒的时候还是把茶的地位贬抑了。他曾写过一首《薄薄酒》:

薄薄酒,胜茶汤;

粗粗衣,胜无裳 ;

晚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

不如悬鹑百结 , 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转瞬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薄薄酒 ” 真的会胜过茶汤吗?曾写过许多饮茶名诗的苏东坡 , 在这里仿佛有反讽之意苏东坡有一首饮茶的名诗《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 , 飕飕欲作松风呜 ;

蒙茸出磨细珠落 , 眩转绕瓯飞雪轻 。

银瓶泻汤夸第二 , 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为玉碗捧娥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相行随 ;

不用撑肠拄腹 , 文字五千卷 ,

但愿一瓯常及 , 睡足日高起。

可见苏东坡是善饮茶的人,并且时常感慨向往挑着火炉和石铫,随时随地可以生火喝茶的自由生活,免得每天被五千卷诗文撑着不能清闲 , 渴望着常常有茶可喝 ,并且睡到大阳高挂时才起床。

喝茶可以使人闲适,苏东坡是说出茶的性情了,茶与酒虽然都是清闲的饮品,相映成趣,丰富了中国诗文的内涵。其实, 两者在本质上是很不相同的,酒使人激情,使人亢奋,使人迷醉与幻想,使人忧愁,甚至使人丧身败德。茶则相反,茶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人欢喜与清明,茶是那么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得到了与禅定相似的透明心,使人从现实的生活中超越,有了彼岸的联想。

这也是为什么酒诗到了最高境界与豪情相映,茶歌到了最高境界则与禅味相通了。

宋朝诗人杜来有一首名诗《寒夜》最能抓住茶歌与酒诗的界限:

寒夜客来茶当酒 ,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

才有梅花便不同 。

在寒冷的夜晚,朋友来了以茶相待好呢 ? 还是以酒相待好 ? 如果要静看窗前月下的梅花,当然还是喝茶好。此诗的后两句 “寻常一样窗前月 , 才有梅花便不同 ”, 后来成为禅宗开悟境界的描绘,这是茶带来的效果。假设喝的是酒,很可能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了 !

历代的大诗人都有饮酒的诗传世,其实他们有很多也写过饮茶的 诗,只可惜不传于世,我们现在选几位大诗人的 ,让茶酒并列,且看茶歌与酒诗有何不同。就从诗仙李白开始吧 !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邀云汉。

玉泉仙人掌茶 ( 答族僧中孚赠 ) ——李白

常闻玉泉山 , 山洞多乳窟 ;

仙鼠如白鸦 , 倒悬深溪月 。

若生此中石 , 玉泉流不歇 ;

根柯洒芳津 , 采服洞肌骨。

丛老卷绿叶 , 枝吃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 , 似拍洪崖肩 。

举世未见之 , 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 , 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 , 顾惭西子姊;

朝坐有余兴 , 长吟播诸天。

饮酒的人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喝茶的人 “朝必有余兴 , 长吟播诸天 ”, 其中的不同非常明显。李白不愧是明照千古的大诗人,不论写茶写酒都能使人心动,当我们读到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 ,采服洞肌骨 " 时 ,是不是觉得全身畅快,口舌生津呢 ?

我们再回来读白居易,白居易除了前面引的《问刘十九》,他也写过许多酒诗,在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名诗里 ,写到酒和醉的就有十几处,像“醉不成欢惨将别 , 别时茫茫江上月 ”,"“春江花朝秋月夜 , 往往取酒还独倾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欲饮无管弦 " 等等。我在这里选的是他的一首《对酒》,是抒写酒后的心情,还有一首《食后咏茶》 :

对酒——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 ?

石火光中寄此身 ;

随富随贫且欢乐 ,

不开口笑是痴人。

食后咏茶——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 , 起来两瓯茶 ;

举头看日影 , 己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 , 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 , 长短任生涯。

这饮酒与饮茶诗的意境是何其相似 ,“可见问题不在茶酒,而在于心,善饮酒的人一定也善品茶,富贵、贫穷、忧愁、快乐有时是人无法做主的,是生命的外围事 ,何不喝酒时开心的喝酒,品茶时欢喜的品茶呢 ?

接下来,我们读杜牧 , 杜牧被称为“小杜 “,论者认为他的诗可以承继杜甫 ,我则觉得他的性情更近于李白 , 他的诗豪放潇洒,有许多酒诗 ,我们来看他的《遣怀》和《茶山》 :

遣怀——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

赢得青楼薄幸名。

茶山——杜牧

山实东吴秀 , 茶称瑞草魁 ;

剖符虽俗史 , 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 , 旗张卓翠苔 ;

柳村穿窈窕 , 松径度喧豚。

等级云峰峻 , 宽平洞府开 ;

拂天闻笑语 , 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 , 芽香紫壁栽 ;

拜章期沃日 , 轻骑若奔雷。

舞袖岚侵润 , 歌声谷答回 ;

磐音藏叶鸟 , 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 , 兼为奉诏来 ;

树阴香作帐 , 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 , 登临怆一杯 ;

重游难自克 , 俯首入尘埃。

我们读惯了风流潇洒的杜牧 , 再回首看他的《茶山》 , 可以看出诗人也有静观自得的一面 ,“ 泉嫩黄金涌 , 芽香紫璧栽 ”可以看到茶叶的珍贵 , 而赶着把新茶进贡的马骑,疾驰像奔雷一样。“ 舞袖岚侵润,歌声谷答回;磐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我每次在产制高山茶的茶区,想到这几句诗,就觉得更为亲切。"茶称瑞草魁",是的,从杜牧的时代,茶叶已经是一切草里面最珍贵的了。

唐宋八大家里,比较严肃的是柳宗元,他的诗作中几乎没有提过饮酒的事, 过在他的名作《始得西山宴游记》里有一段,也可以当作诗文观之: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其高下之势 , 岈然洼然 , 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 , 攒蹙累积 ,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 外与天际 , 四望如一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不与培蝼为类。

悠悠乎与濒气俱 , 而莫得其涯 ;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 与万化冥合。

从这段诗文看来,陆游、苏东坡的文风可能都受到柳宗元的影响,这一段也是唐朝散文极优美的一段,醉倒的诗人在西山顶上的夕阳余辉中,不想回家了,想像自己与万物合为一体,这可能是醉酒的最高境界了。

柳宗元是个生活诗人,他被贬到南方时过的是农家生活 ,种柳树、种柑桶 :

晓耕翻露苹 ,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 长歌楚天碧。

比较不为人知的是 ,他不只自己种茶 ,还亲自焙茶、采茶哩 !

竹间自采茶——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 , 零露凝清华 ;

复此雪山客 , 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 , 咫尺凌丹崖 ;

圆方丽奇色 , 圭壁无纤瑕。

呼儿囊金鼎 , 余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 , 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 , 佛事熏毗耶;

咄彼蓬藏侣 , 无乃贵流霞。

柳宗元自己采茶制茶 , 泡来喝了 , 觉得茶可以洗涤尘虑,使人发起真实的观照, 还能令人去除昏沉之思回到本心,茶就像甘露的饭,喝茶也像是经过佛事的熏陶了,那看来不怎么样的山顶海边的植物,比流霞还要珍贵呀 !

柳宗元写的 " 甘露饭 ", 使我想到在古代文学家笔下, 味道甘冽、晶莹透明的露水称为甘露 ,有不可多得的意思,汉武帝为了每天喝甘露 , 甚至在长安未央宫内建造一座深入云霄的高台 , 上面放一个玉杯," 有铜仙人掌擎玉杯 , 以取云表之露, 称为 " 承露台 " 。汉武帝每天喝云上的露水,深信可以长生不老。

汉代的文学家东方朔因此把 " 甘露 " 称为 " 天酒 ", 说人只要每天喝五斗天酒 , 便能长生不老。屈原的《离骚》也因此咏叹过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 夕餐秋菊之落英。

所以 , 善饮茶的人是多么幸福 , 如果能有好茶好水 ; 每天都是在喝甘露、饮天酒 , 虽不能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 也可以身心轻安 , 有琉璃一样的思维。

唐朝诗人韦应物也曾写过许多饮酒的名句 :" 俯饮一杯酒 , 仰聆金玉章 ";" 欲持一瓢酒 , 远慰风雨夕 ";"“江汉曾为客 , 相逢每醉还”。我们选一首他的名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再读他 《串园中茶生》比较看看 :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 忽念山中客 ;

涧底束荆薪 ,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 远慰风雨夕 ;

落叶满空山 , 何处寻行迹 ?

喜园中茶生一一韦应物

性洁不可污 , 为饮涤尘烦 ;

此物信灵味 , 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 , 率尔植荒园 ;

喜随众草长 , 得与幽人言。

诗人的心是多么细腻呀 ! 因为感受到寒流来袭,想到山中的朋友 , 希望提一壶酒去安慰山中的朋友 ,于风雨中对饮, 可是空山满是落叶 , 要如何才能找到通往朋友居处的小路呢 ? 他写茶 ,茶的性情纯净 ,喝了可以洗涤烦恼 ,而茶之所以有灵味,是由自山林的本质。 " 我随意种在荒草园里 ,没想到茶和草都长得很好 ,真是令人惊喜 ,这种惊喜具有细腻的人才会懂 , 也只有向细腻的朋友去说呀 !"

能够真心对待朋友的人,不论是饮酒喝茶都能细腻的待人 , 这是粗俗者万万不能理解的。

写过 " 曲终人不见 , 江上数峰青 ' 名句的唐朝诗人钱起 ,虽没有 留下酒诗 ,但他有一首茶诗也为人传诵 :

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钱起

偶与息心侣 , 忘归才子家 ;

玄谈兼藻思 , 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 , 含毫任景斜 ;

松乔若逢此 , 不复醉流霞。

与已经止息烦恼的朋友 , 在才子的家里喝茶聊天 ,绿色的茶取代了艳红的榴花 , 看着美丽的风景 ,如果有人逢此情境 ,便不会再被流霞所迷醉了 。流霞 , 是黄昏变幻万端的晚霞 , 被认为是最美的景色 , 但与心灵高洁的道侣、有才华的朋友 , 品饮若茶 , 谈玄论道相比 , 流霞之美实在不算什么了 o 钱起在这里说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 好茶要和好朋友分享。 "

唐朝另一位重要诗人刘禹锡 , 他的 " 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还有晴 " 一一 《竹枝词》以及 "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一一〈乌衣巷〉 , 几乎爱诗的人没有不会背诵的。但是刘禹锡留下一首很好的饮茶诗却少人知

西山兰若试茶歌一一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 , 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 , 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 , 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 , 白云满盘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散 , 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 , 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 , 桐君有采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 , 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香微似 , 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 , 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 , 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 , 白泥赤印走风尘。

可知花蕊清冷味 , 须是眠云跋石人。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 ,刘禹锡向以短诗传世 , 这首诗在他的诗作中算是巨作了 , 而他写饮茶的境界是那么优美 ,而且给茶叶极高的评价。例如他说茶的香味悠扬喷鼻 , 可以使隔日的宿醉消散 ,能够全身清明、彻入骨髓、打开烦恼的胸襟(悠扬明鼻宿醒散 , 清峭彻骨烦襟开)。

前面我曾提到屈原的“木兰露 ”典故 , 刘禹锡给茶的评价还胜过木兰露,他说木兰沾露的香只能与茶“微似”, 而瑶草在水波上的颜色也比不上茶叶的好看。什么样的人可以品出茶的真味呢 ? 那必须是睡在云上 , 在石头上写字题跋的人 ( 眠云跋石人 ) 。

这诗不仅是好诗 , 也为我们提供许多唐代饮茶、制茶的证据 :

一、采茶的时候必须采最嫩的 " 鹰嘴 ", 最好是春天的时候采。

二、炒茶烘培的时候 , 要把茶叶分类 , 长在大阳下和阴影中的茶叶味道各芬不相同,最好的茶叶是长在竹子下面莓苔地上。

三、茶叶必须当日采、当时炒 , 炒的时间要短( 俄顷么)我们从这首诗中 , 可以看到唐朝的饮茶文化已经非常完备了!

刘禹锡在西山兰若与和尚喝茶 ,还提供了我们一个观点 ,中国的茶道和出家人关系非常密切,像陆羽是在寺庙长大,由 师父教他茶道 ; 像从前最好的茶叶是庙里焙烘的 ; 像紫砂壶最早也是由和尚制成的。但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 是茶味与禅味相关,茶道与禅道相通。惟有生命境界高的人 ,才会在普通的茶里也品到真正的滋味吧 !

在唐朝,写茶的诗歌通常清明高远,但到了宋朝就有例外之作 , 茶烟里也有悲伤。陆游的诗一向豪放高迈 , 可是他的一首茶诗诗却很悲凉 , 我们和他的另一首酒诗来一起看 :

一壶歌 -一陆游

长安市上醉春风 ,

乱插繁花满帽红 ,

看尽人间兴废事 ,

不曾富贵不曾穷。

渔家傲 ( 寄仲高 ) 一一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 ?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 流清泪 ,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 扁舟何日寻兄弟 ?

行遍天涯真老矣 ! 愁无寐 , 鬓丝几许茶烟里。

仲高是陆游的堂兄 , 陆游在一万三千里外给兄弟写家书 , 显然是泡了一杯茶慢慢地写,写到信纸满了,想起接到回信已经是明年的事,不禁流下两行清泪。寄语红桥桥下的水,哪一天才能驾扁舟去找我的兄弟呢?走遍天涯的我真的老了,忧愁难以成眠,白发袅袅的茶烟里飘飞呀 !

可见,茶虽能解忧去闷,对相思的忧伤也是无能为力的。

到了宋朝,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善于喝酒饮茶,也都留下茶酒的诗歌 , 除了苏东坡陆游,我们现在来看看黄庭坚和杨万里。

寄黄几复一一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 ,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 治病不进靳三折;

想见读书头已白 , 隔溪猿哭瘴溪藤。

咏茶(下半阕 ) 一一黄庭坚

风舞团团饼 , 恨分破 , 教孤另 , 金渠体净。

只轮慢碾 , 玉尘光莹 , 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 醉乡路 , 成佳境。

恰如灯下哉人 , 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 , 心下快活自省。

黄庭坚是品茶的行家 , 到了晚年因为身体的关系,不问喝酒 , 他在被贬到黔州路上写信给哥哥,曾说 :“ 中年畏病不举酒 , 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 , 看人获稻午风凉。”可见喝茶喝酒都是人生中很好的品味 , 如果光从身体的利益说,茶是胜于酒的。

宋朝汗诗人杨万里可能与酒无缘 ,他的诗充满禅趣 , 却没有提到饮酒的情景 , 我们选一首他的茶诗 :

饮茶诗——杨万里

鹧鸪碗面云萦宇 ,

兔褐殴心雪作泓 ,

不待清风生两腋,

清风先向两边生。

宋朝饮茶风气盛 ,所以写茶的诗歌很多 ,在比例上 唐代诗歌中 , 茶只偶尔出现,到宋代,每一诗家都有茶诗;也可看到茶也真正进入生活了。宋代的大学者、理学家、大诗人朱熹 , 也喜饮茶酒 ,可能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我们来看他写酒和写茶的诗 :

醉下祝融峰作一一朱熹

我来万里驾长风 ,

绝壑层云许荡胸 ,

浊酒三杯豪气发 ,

朗吟飞下祝融峰。

饮茶——朱熹

仙翁遗石灶 , 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 茶烟袅细香 。

朱熹曾经长时间隐居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 , 筑“武夷精舍”武夷自古就是有名的茶乡, 居住其间的朱子 ,爱喝茶也是很自然的事。

另一位宋朝诗人林逋, 曾写过“众芳摇落独鲜妍 , 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名句 ,他认为只要能沉醉于美好的生活 , 就可以 " 不须檀板共金樽", 不用饮酒也年以醉了。我们来读一首他的饮茶诗 :

石碾清飞瑟瑟尘 ,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

闲对茶经忆古人。

我们从唐宋诗人的茶歌酒诗里 , 能品味到心灵的想像与飞扬 , 并不必一定有什么丰功伟业 , 而是要从生活的近处着手,也然 , 喝酒喝到豪气千云 ,心怀磊落 ,那是好的 , 一旦喝到" 举杯销愁愁更愁 "," 但愿长醉不愿醒 " 就很可悲了。

茶就没有这些问题,茶不但能助诗兴,也可以起禅心,是为什么历代禅宗寺院里都有品茶习惯的原因 。

茶酒原非一家 ,茶可多饮 ,酒宜少酌;茶使人清明 , 酒令人昏沉 ; 茶使人平静 , 酒令人亢奋 : 茶出尘 , 酒入世……

近些年来常在媒体上 , 春到台湾同胞纵酒的情形 ,假酒横行, 昏人满路,喝最昂贵的酒 ,行最低俗的事 , 令人痛心。在古代 , 吴王孙皓就常以茶宴招待群臣,到了东晋陆纳看到当时的世风奢侈,力倡以茶果代酒宴, 以挽救社会人心。唐朝的时候 , 茶宴盛行,天子庶民都很喜欢,参加茶会的人赏花、吟诗、听琴、品茶、清谈 , 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 对文化艺术的提升有很大的功效。

宋朝除了茶宴茶会 , 还加上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等。

今日社会的奢侈之风犹胜于东晋 , 所以我们应提倡淡雅、简朴、有文化的生活 ," 以茶代酒 " 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始 , 因为我见过善喝酒的人,喝了酒还有文化的很少,而善品茶的人,不但都有文化,还懂得生活。

茶心与禅心不二 , 曾与茶圣陆羽为至交的皎然和尚 , 就是品茶的高人,他曾与陆羽饮茶后写下“九日山僧院 ,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 谁解助茶香”。的名诗。

皎然甚至认为饮酒的人多自私 , 而饮茶到了很高的境界 ,能得道,不须要苦心去破烦恼了。最后,我们来细细品味皎然的《饮茶歌诮魈崔石使君》 , 在读这首诗时 , 最好先去泡一杯好茶来配吧 !

越人遗我剡溪茗 , 采得金芽金鼎 。

素瓷雪色缥沫香 , 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 , 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轻尘 。

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 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 , 狂歌一曲惊人目。

孰知茶道全尔真 , 唯有丹丘得如此。

林清玄《清音五弦》闲情听茶---醉人茶色

关于青茶的诗句

1. 关于乌龙茶的诗句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 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3. 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4. 描写乌龙茶茶香的古诗 乌龙茶-丹茶居士

奇 坑 香 涧 出 新 芽 ,

弥 雾 沛 雨 吸 精 华 。

夷 公 细 奉 修 正 果 ,

乌 龙 降 露 甘 茗 家 。

乌龙茶诗

闽南灵山出玉树

塞北闻香见露华

诗性天高云渺处

半杯醇情乌龙茶

烹煮老翁燃火炉

酌水仙女挥轻纱

淡然人间千古事

功夫茶道称大雅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5. 关于茶和酒的诗句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春霁 施肩吾

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句 施肩吾

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绿带烟锄。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荷翻紫盖摇波面,蒲莹青刀插水湄。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遗却白鸡呼喌喌。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天边有仙药,为我补三关。世人谁不爱年长,所欲皆非保命方。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怜。池塘已长鸡头叶,篱落初开狗脊花。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一言感著热铁心,为人剑下偷青娥。青鬓丈人不识愁。

6. 与采茶有关的诗句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年代: 唐 作者: 杜牧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赠隐者》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茅堂对薇蕨,炉暖一裘轻。

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

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徐君猷挽词》年代: 宋 作者: 苏轼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従涕,尽是当年不忍欺。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送江学士睦州通判》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涉淮淮水浅,泝溪溪水迟。

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夔州竹枝歌九首》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白头老媪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7. 关于采茶的诗句 采茶的诗有:《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译文:山野泉水的声音与袅袅炊烟在白云间飘荡,坐在这我深爱着的山里饮着香茶。

那岩石上系着的小船也不忍离去,要和流动着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咏贡茶》?【元】林锡翁?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译文:春天来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开花;茶树上长出来名贵的花蕾,终于到采摘茶芽的时候啦。

武夷山真是个神仙的境地呀;这里不仅盛产名贵的灵芝,更有这名贵的茶中奇琶。《即目》【唐】李商隐?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译文:小的鼎煎茶面对曲江池,一个留着白胡子的道士下棋,摇书扇。

谁写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记着南塘移动树的一天的事。扩展资料:采茶是一种中国民间歌舞体裁。

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地区。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茶篮灯”等。

采茶倾注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精神生活积极作用。参考资料:采茶-百度百科。

关于茶艺的诗句李白

1. 关于茶艺的诗句
关于茶艺的诗句 1.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3. 关于茶道的诗句
1、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

2、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3、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

4、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

5、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郑愚

6、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

8、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刘禹锡

10、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

11、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

12、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刘禹锡

13、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

14、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

15、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白居易

16、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西晋·左思

17、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顾况

18、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李嘉祐

19、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白居易

20、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白居易

2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

22、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
4. 关于茶道诗词
茶诗经典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与禅宗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入诗居易《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赵朴初诗茶禅道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雪煎茶》〖元〗谢宗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咏茶》〖宋〗苏轼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5. 形容茶道的诗句
一七令,茶

胡秉言



碧嫩,神凝

着圣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异客,闲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岁月,荡涤尘缘凡情

半盏淳茶方寸润,修德养性净心灵

一七令,茶

胡秉言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侯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6. 关于茶道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茶道的诗词有:

1. 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2. 唐元稹《一七令·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3.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4. 唐白居易《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5. 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注释:

1. ⑴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⑵草满花堤(dī):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⑶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2. ⑴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⑵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⑶铫:煎茶器具。

⑷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3. (1)有怀:怀念亲朋至友。

(2)泠泠:清凉。

(3)瑟瑟:碧色。尘:研磨后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

(4)无由:不需什么理由。

4. ⑴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

⑵陶陶(yǎoyǎo):和乐貌,《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5. (1)诮(qiào):原意是嘲讽。这里的“诮”字不是贬义,而是带有诙谐调侃之意,是调侃崔石使君饮酒不胜茶的意思。崔石约在贞元初任湖州刺史,僧皎然在湖州妙喜寺隐居。

(2)越:古代绍兴。

(3)遗(wèi):赠送。

(4)剡溪:水名,“剡(shàn)溪”位于浙江东部,又名剡江、剡川,全长二百多公里,乃千年古水。自新昌至溪口,环绕会稽、四明和天台三座名山蜿蜒而来,其间清流奔腾风光惊艳。早在秦汉置剡县时就有“山有天台,水有剡溪”之称。李白有诗句“送我至剡溪”;杜甫有诗句“剡溪蕴秀异”。在剡溪区域曾有四百多位唐代诗人在此留下足迹,故“剡溪”也被誉为“唐诗之路”。而剡溪茶因皎然此诗得以扬名。但此处剡溪应特指嵊州。

(5)金芽:鹅黄色的嫩芽。

(6)爨(cuàn):炊也,“取其进火谓之爨。”此处当烧、煮茶之意。

(7)金鼎:风炉,煮茶器具。

(8)素瓷雪色:白瓷碗里的茶汤。

(9)缥(piāo)沫香:青色的饽沫。

(10)琼蕊:琼树之蕊,服之长生不老。

(11)毕卓:晋朝人,是个酒徒。一天夜里,他遁着酒香,跑去偷喝了人家的酒,醉的不省人事,被伙计们捆起放在酒瓮边。次日掌柜的见捆的是州郡“吏部郎”,哭笑不得,此事被传为笑谈。

(12)陶潜篱下:陶潜,陶渊明。篱下: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3)崔侯啜(chuò)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是说崔石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狂歌,此指放歌无节。

(14)丹丘:即丹丘子,传说中的神仙。
7.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有哪些
1.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3.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5.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1. 全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2. 全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 全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4. 全诗: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5. 全诗: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译文:

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感觉脱离尘世,红尘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无痕。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8. 描写茶道的诗句
1、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2、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10、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关于茶的经典诗词

有关品茶的关于茶的诗句汇总如下

1、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2、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

3、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4、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储光羲《吃茗粥作》

5、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6、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7、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8、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春昼回文》

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0、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1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12、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13、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

1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6、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7、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1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20、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21、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2、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3、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2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5、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6、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27、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8、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53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