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四招教你鉴别名家紫砂古壶

小小茶农 2023-11-18 23:29:46

四招教你鉴别名家紫砂古壶

与所有的文物艺术品一样,目前紫砂壶市场以假充真的情况也很普遍。紫砂收藏家罗文华介绍说,紫砂以假充真主要表现在“以泥充砂”、“以新充旧”、“以生充 熟”、“以赝充名”四个方面,其中“以赝充名”最值得关注,因为前三者只能蒙蔽初入此道者,但是高仿的名家壶各方面都比较到位,最难辨别。

通过真品与仿品的对比以及分析,总结出了四个规律性的要点:

第一,要注意观察器型。紫砂壶各个时期的特征以这一时期的名家代表作品为主脉。大名家制壶,都有其拿手的几种,器型都 比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伪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所以购藏者在观察器型,特别是名家作品的时候,不能被表 面上的东西所迷惑,要善于观察壶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壶体与附件的交接处和过渡处体会制壶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体现的艺术内涵 就越应该深刻。如果一把壶仅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无法使人在深层次上把握其精髓,那么这把壶肯定是不能过真品关的。

了解器型的基本知识,对初入紫砂壶收藏之门的人来说,在鉴别上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以紫砂壶通向壶嘴的出水孔为例,它在民国以前一直是独孔,此后才出 现了多眼网孔,而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则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来的。假如遇到一把壶,其印章为陈鸣远,而出水孔呈网眼状,则不必分辨印章真伪,仅 凭出水孔形状便可断定此壶之伪。

第二,要注意观察质地。紫砂壶名家成名后的作品一般来说选料比较讲究,其代表作品的材质则更为精良。这种精良具体表现 为壶的颜色正,颗粒匀,光泽润,胎骨坚,手头沉。还可以从泥料的品种上加以辨别,如“天青泥”是清代后期出现的,与历代泥料有明显区别,如果出现一把号称 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壶,那肯定有问题。

第三,要注意观察包浆。长期使用过的旧壶,外表会很自然地产生一层光泽,是久经汁滋养而慢慢渗透出来的,被称为“精光内蕴”。有包浆的壶,无论其外表是否有茶渍或尘土,只要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都会出现一种光泽,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称之为“包浆亮”。

新壶造旧后,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泽发贼、发浮、发愣。如果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壶身,还能找到打磨的刮痕。这样的壶还往往有一种霉馊味,细细嗅辨即可识破。此外,速成的包浆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浆已与壶身融合成一体,附着性极强,用清洁剂反复清洗也难以擦掉。

第四,要注意观察题款与用印。利用款识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种:第一种是新壶旧款,即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识。这种情况包括名家为了应酬或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由学徒或他人代制,盖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传下来,后人继续使用,借以仿制冒真。第 二种是旧壶新款,即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识。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大多用阳文,字体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模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 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第三种是新壶新款,此类作伪手法颇多。现代伪造者多是仿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如采用照相制版技 术,用铜锌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识是仿制者凭空臆造的。

如何鉴别紫砂壶,如何鉴别古玩

紫砂壶的鉴定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近代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
(一)容量适度;
(二)高矮得当;
(三)盖严紧;
(四)出水流畅。
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小,宜泡红茶;矮壶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盖溢出,使风景大刹。刹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要求壶的盖严紧,能使冲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紫砂壶如何辨别真伪

1 从材质上鉴别:紫砂壶因为其材质闻名,所以鉴别紫砂壶主要看其材质。宜兴紫砂泥主要是由粘土、石英、云母构成,富含铁元素。这些矿物质使得紫砂壶触感细腻,但是并不光滑(与瓷器和釉质的区别);而触感粗糙的紫砂壶要么是假泥,要么是在某道工序上出了问题,都应当谨慎购买。

2?看紫砂壶形状:市面上紫砂壶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量产的紫砂壶,这种壶成本低、材质差,基本上一百块就能买到,鉴别这种紫砂壶最好的方法就是问老板有没有一样的壶,如果老板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壶,并且在印花、形状上都分毫不差,那说明他们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名贵紫砂壶形状必须是唯一的,只有相似的壶,没有一模一样的壶。从专业一点的角度上看形状的话,要看紫砂壶户口与壶嘴的高度是否平行、看壶的转折点是否圆滑、各部分比例是否协调、从壶嘴出来的水是否成柱状。

3?看紫砂壶作者: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之一就是作者 ,不过我们一般人购买紫砂壶是无法知晓紫砂壶的落款真假,只能在确定落款为真的情况下再去选择作者,一般收藏家比较追捧的作者如下图所示:

4?从密度上衡量:紫砂壶密度较大,也就是说你用手掂量,有一种厚重感,越是劣质的壶其密度越小,越轻浮。想要从轻重上判断紫砂壶的优劣必须经常把玩优质的紫砂壶,掌握其轻重感。

5?从颜色上鉴别:紫砂壶由于其加工程序和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白泥可以使得紫砂壶变白;本山绿泥加入氧化钴就变成了绿色;生百泥加入红泥就呈现出红色。从颜色上选择紫砂壶要慎重,一般上好的紫砂壶都是颜色单调而不是花里胡哨;颜色沉重而不鲜艳,鲜艳的色调往往是加入了氧化金属,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怎样鉴别紫砂壶?

怎么分辨紫砂壶???
评判紫砂壶好坏的基本条件。

1、口盖的平滑和密实度。

在拿到一件紫砂壶后,轻轻旋动壶盖,如果在旋动壶盖的过程中没有阻塞,说明第一关便是过了。

由于紫砂的本身特性,口盖之间会留有一些空隙,但是这些必须要在正常范围之内。我们所说的口盖密实程度是以倒水的时候是否溢出茶水为标准,稍微溢出一点水很正常,如果随着倒水的动作,茶水从口盖中大量溢出,这是严重不标准的。

2、出水的流畅度和断水的果断度

由于壶型的不同,出水的圆润度可能不一定相同,但是流畅度却不会因为壶型而改变。断水也不会因为壶型的不同而不果断,但做完断水的动作后,可能会有微量的水顺着冲力冲出壶嘴,这可以接受,当然,最好是涓滴不出。

3、壶的通气度

用嘴对着壶嘴吹,把手指放在壶孔上,如果有气息从壶孔涌出,那么说明这只壶的通气度是很不错的。通气度、出水的流畅度和断水的果断度是相通的,如果您是在现场就拿到壶,您可以简单的对着壶嘴吹气辨别。

4、紫砂泥的辨认

中医里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辨认紫砂泥则可用望、闻、听、切四种方法。

1)望:真正的紫砂泥虽然五彩缤纷,但并不鲜艳,有黯黯的光芒,并不明亮,我们可以“望”出紫砂泥的色彩是否过于艳丽,是否油亮光泽。

2)闻:新壶一般只有尘俗火气,而无其他味道。而略微泡养过后的紫砂壶便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3)听:一般用壶盖在壶口上轻轻划过,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壶,声音应如玉石般铿锵、清脆。

4)切:用手抚摸紫砂壶,刚刚出窑的可能有一点干涩,这是正常的,养过后就会变得玉润。我们所说的“切”,实际也跟“望”结合,真正的紫砂壶表面看起来有颗粒感,显得凹凸不平,但摸起来则是光润的。

四种方法结合,就能辨出是正宗的紫砂泥,还是拌有化工泥或者是化妆过后的泥料。

4、壶的做工

1)壶身比例的和谐度。紫砂壶相当讲究各部分的比例和谐,只有在比例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1、2、3三点。首先,看壶嘴、壶的、壶把是否三点一线。其次平视紫砂壶正面,壶嘴和壶把胥出的角度是否相近,壶身是否圆润有致或方中带正。

2)光货的好坏辨别。光货是最容易辨别出好坏的器型,因为光货全身上下毫无遮掩,稍有瑕疵便可看出来。

圆器的光货,讲究的是“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在珠圆玉润之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

方器光货,讲究“方中寓圆”,要求壶品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3)花货的好坏辨别。花货,要表现自然形体最美的部分,并要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实用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用象形还是意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的植物、动物都应具有美感,并要与壶身有和谐感,而且不能影响壶的实用价值,

4)筋纹器的好坏辨别。一件成功优秀的筋纹器紫砂壶,其筋纹应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囊线条纹理清晰,制作精工,口盖准缝,任意调换壶盖的方向合到扣上,都很爽滑吻合。

5、紫砂壶的精、神、气、韵

真正优秀的紫砂壶,不仅在实用功能和美观上具有特异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其精神气韵的发挥。有的壶尽管有了艺术美感,但是没有气韵的衬托,只能是单薄的美丽,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优秀的紫砂壶。

从以上五点,我们可以看出好的紫砂壶是泥料和手工的精华组成,若愚在此简单的说了一些辨认好的紫砂壶的办法和方式,希望能帮助壶友们挑到值得的紫砂壶。......>>
如何分辨紫砂壶真伪
市场上的紫砂壶林林总总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写些我个人在挑选紫砂壶时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吧。请大家记住,紫砂壶的感觉是养出来的,往往比较养眼的壶比较容易迷惑人。

1、颜色特别鲜亮、鲜艳的壶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斓鲜艳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 (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但我一般宁愿错杀!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坏)

3、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非常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这种壶尽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因为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壶应注重“砂”感。

二种情况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炼泥的时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壶水色好看,壶颜色均匀。

5、看壶的原矿颗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

6、原矿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黑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均匀,所以很多真正原矿壶出窑时是比较难看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均匀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原矿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原矿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饥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原矿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验原矿紫砂壶的充分条件,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
请问,如何鉴别一把紫砂壶的好坏?
一、嘴不流涎。

倒茶时茶水一丁点都不允许有顺着壶嘴往下流。流涎严重是不能允许的,但是过于偏激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很多壶因为整把壶的造型而决定了壶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要综合而论,不要因为一丁点的流涎而枪毙掉,那样的话做紫砂壶师傅都得改行。

鲍敏霞:《一鸣惊人》

二、口不流涎。

是指倒茶时茶汤不能从壶口流出,实际上很多紫砂壶都做不到这点;符合这个标准的不等于就是一把好壶;稍有流涎的也不等于是劣壶;这里除了跟个人使用习惯有关外,还与壶型不同有相当关系。

三、滴水不漏。

通过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流出与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是很多壶友所追求的,实际使用当中却很少有人以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收放,使用起来是相当的不自如,而有相当的壶是按压不到气孔的,比如石瓢。

四、淋水上壶,干得快的就是好料。

购买紫砂壶时可以做一下实验,一般把水淋到紫砂壶上,干的快的会比价好。

五、全手工紫砂壶比半手工壶好。

全手工制作是传统工艺,非常考验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壶也精品不断;不能以片言只语而论。

六、三点一水平。

紫砂壶盖取下,倒扣桌面上,壶嘴、壶口、壶把三点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壶,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专家”如是传授经验。按这个标准来选紫砂壶,大师都该下岗。

七、三点一直线。

这个问题原来专门写过一篇博来论述。有些朋友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有过而无不及,做紫砂壶的师傅都要气得吐血。

八、盖密无缝。

有些朋友相当在意子口与紫砂壶口的间隙,选紫砂壶的时候总要左右晃一下壶盖,要是能晃动的距离大一丁点马上否定这把壶的价值,总希望壶盖盖上是纹丝不动的。子口与壶口要是一点间隙都没有,想想看会不会好用?只要有一丁点的茶叶挡在壶口,壶盖就合不上了,要取下盖子也是恼人的事情。
如何辨别紫砂壶与化工壶区别
1、价格

买壶,首先会遇到价格问题。价格与质量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若想以买白菜的钱买到猪肉,是不可能的。

一把质量上乘的紫砂壶,需要优质紫砂泥料、耗时上百个小时、花费大量心血、做工技艺纯熟,精工细作后方能成壶。这样的紫砂壶价格通常不会便宜到让人想买五六把。抛开名家如顾景舟、蒋蓉、徐汉棠这些大家之作,那些质优形美的紫砂壶,按原料、容积、美观度也分不同价位,最普通的也在三百块左右。要是有一百块以内的紫砂壶,就要小心它是不是真的紫砂壶。

化工壶的普通原料、模具工艺造成它的价格普遍不高,远低于紫砂壶。所以价格也是鉴别化工壶的方法之一。

2、看壶的色泽和褶皱

色泽:

刚制成的紫砂壶色泽大多柔和不抢眼,虽以朱泥原料制成的紫砂壶色泽会较鲜亮,但并非那种刺眼的鲜亮,而是柔和、沉稳的舒适色泽。

化工壶的色泽鲜艳亮丽,属金属氧化物添加过多的迹象,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若是买到大红、大绿颜色的紫砂壶,就需要注意它是否是化工壶了。接下来用手去触碰,手能够较深的辨别出其属性。

褶皱:

紫砂壶握在手中,有明显褶皱感,用手摩挲整个壶,能够清晰感到泥料颗粒凸起,有质感。

化工壶握在手中,无明显褶皱感,手感偏光滑细腻。

3、闻气味

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的气味定然是好的味道。

第一个方法是将沸水淋于壶上,然后闻壶身被热水洗涤后所散发出的味道,若是紫砂壶,散发出的气味是带有泥土的土腥味;若是化工壶,所散发出的气味是特殊香味并且刺鼻。

第二个方法是将沸水注入壶内,静置15秒后,倒干壶内的水,闻此时壶内所散出的味道。紫砂壶的气味为纯正陶土味;化工壶的气味较混杂同时带有刺鼻感。

4、察壶的吸水性

用红泥、段泥、朱泥、紫泥等不同泥料制成的紫砂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将沸水淋于壶上,除了朱泥和部分段泥,其它泥料的紫砂壶会将部分水逐渐吸收,即为紫砂壶的吸水特性。

将沸水淋于化工壶上,水快速流过,很多化工壶不会产生吸水现象。

5、感壶的重量

真正的紫砂壶,因密度大,将其拿在手中会有一定的重量感,俗称厚实感。

化工壶密度小,拿于手中较轻,感觉不到厚实感,倒会有一种轻飘感。

6、是否出现包浆

包浆指的是在紫砂壶表面经长年累月后,自然形成的一层特殊光泽。年代越久的紫砂壶其包浆越厚,是历经岁月的打磨后自然形成。就和普洱茶一般,在时光中自我转化,时光越久其厚度、香气越发沉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农民伯伯先买的锄头,柄处没有出现包浆,而经过长期使用后,柄处现出一层柔和的亮光,这就是包浆。
怎么鉴别正宗紫砂壶的优劣?
一些不法壶商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劣质砂泥,为了掩盖劣质砂泥色泽的不均匀,就在劣质砂泥中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但是,在加入热水后,这些劣质紫砂壶就会发出化学品味道。 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份,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注茗的功能、壶的造型、色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欣赏紫砂、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健在于你如何进入赏壶之门,来加于体会。紫砂壶历来多分成四个档次:日用品壶(即大路货)、工艺品壶(即细货)、特艺品(即名人名家的作品)、艺术品(富于艺术生命的作品)。用五字法来概括:即,“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于艺术标准,后一个字为功标准。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技法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紫砂泥的特殊优越性能更重要,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多有,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的关健不在于氧化铁,而在于紫砂的“砂”字。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由于原材料油,带来的功能效用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应该是紫砂泥质的优劣。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样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即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笔者认为古最佳,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应该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茶道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平和”“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紫砂壶的造形全凭感觉,制壶的讲等样,等势,按造形学讲就是“均衡”。讲许多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名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而紫砂壶的造形技法与国画之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如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原素,在此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杨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念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合格紫砂壶。按照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特殊要求,壶嘴与扳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以上这些都属于手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是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有二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优劣,壶的制作者、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紫砂壶面上题词内容,镌刻的书画内涵和印款。紫的装饰艺术也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后部分,它具有传统的“诗、书、画、印”四化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欣赏一把紫砂壶除了看神经质泥色、造形、制作的功夫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等方面。所以一把紫砂壶的欣赏能带给人们更多更美的享受。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的新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些制作艺人只讲究造形美而往往忽视功能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公平直接影响此砂壶功能的发挥,的的紫砂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应于紫砂壶具有很强实用性。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了,所以千......>>
最简单的方法鉴别紫砂壶是不是全手工
紫砂壶成型的方法有多种,但其中最被看好的是全手工紫砂壶,如何区分全手工跟其他成型的紫砂壶成了壶友最为关注的话题,各壶友也纷纷支招,一位壶友的结论如下: 1.先看壶钮,这个壶钮,泥门紧致,颗粒凸现。如果是借助模子成型的,要么有中分线,要么泥门松散,颗粒内收。 2.看盖子虚片拱起的做法,究竟是借助“模”还是借助“范”这件盖子,都是借助“范”的,因为要泥片压在拱起弧度的实物上拍打,所以泥门依然保持紧致,因外部没有受模具固定,所以活性和张力十足。若有固定外膜,泥片贴上去向外靠,则泥门会松散的多,也会平整的多。 3.看壶肩壶肩的部分,是整把壶接受拍打次数最多的地方,因为要在转盘上旋转式的拍打,本来就紧致的泥门会更加紧致。颗粒在挤压中外凸,而且,旋转中手工拍打身桶不可能十分均匀,受力点和受力重量不同,所以壶肩的部分,如果对着光看,旋转的时候能看到轻微起伏的波浪纹。当代做纯手工壶的人,有部分人在打片完成之后,用箅子箅身桶,因用力太大,导致外观破皮或者将身桶压憋进去一点点,又或者打片的时候用力大了,拍子印留下的比较清晰。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来的办法修复。例如通过覆盖脂泥盖住痕迹。但被脂泥盖住的部分泥门会略微感觉松散,因为脂泥没有经过拍打。所以或多或少会掩盖了一点点外凸的颗粒。但即便覆盖了脂泥,一样可以清晰看到波浪纹和不规则的痕迹。多看便会知道。而且,覆盖脂泥,不会是全部,只会是少数。大家切记,纯手工成型的作品,远观色泽温润柔和,近看颗粒密布挤压。 4.看腰部这个部分,是全壶几乎不接受拍打的部分,所以这个局部的泥门是纯手工成型作品最松的地方,荷塘今天用于考试的部分,其中就是剪切了腰部的泥料结构特写,用这个部分的图片来考试,是可以考晕人的。只要看过做壶过程的人几乎都清晰,一把壶接受拍打次数最多的部分是壶肩和壶腹。而不会有陶手拿着拍子去拍腰部的。所以,看泥门几乎不需要看腰部,而是要多看壶肩和壶腹。 5.看壶腹这个部分接受拍打的次数仅次于壶肩,所以,看这个部分的泥门结构,完全可以参考壶肩的结构。壶腹收线长,转动的时候,更容易看到不均匀的波浪纹。
紫砂壶怎么看好坏
怎么看紫沙壶的好坏? 如何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具备什么条件?除了依个人主观的偏好(有人爱花货,有人爱方壶)为出发点外,可以以下几个标准来判断: 壶的造型结构:一把壶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组合才行。其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质,是评断这把壶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壶三要素壶嘴,壶把,壶身三个部分的组合加以叙述。

三点成一直线,:壶的嘴(出水口),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换名话说,就是三点要对直(少数特殊造型除外)。

比例要匀称: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

出水顺,握感轻:壶嘴的出水务必顺畅,手握壶把时,握感应力求轻盈,不费力。

一体成型感: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

茶壶的外观:

茶壶的外观可从多方面加以考虑。

美观:近年来,市面上推出的茶壶形式琳琅满目,或高或矮或圆或扁,或几何形状或瓜果形状。然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因此,所谓的美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

重心要稳:用手提起茶壶是否感觉顺手?重心是否恰到好处?端看该壶壶身与壶把的设计是否精准。购买新壶时,不妨要求卖主在壶中装入约壶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果感觉很顺手,即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是一把好壶。如果提壶需用国紧握壶把才得以平稳的话,即表示此壶的重主位置不对。除了重心要稳之外,左右也需匀称。抓起壶盖时,壶口要平,要圆。

出水需急,长,圆:出水首先要刚直有劲,水束又长又圆,同时,倾倒壶水时,若能使壶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壶。

壶盖,壶身紧密吻合:壶盖与壶身的紧密度愈高,愈不会使茶香流失,壶盖与壶身紧密吻合的茶壶才是一把好壶。壶盖与壶身紧密度的测试方法是,茶壶装水约1/2-3/4,用食指紧压盖上气孔,倾倒壶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两者紧密度极高;另外,用食指紧压茶壶壶嘴,颠倒壶身,若紧密度够,则壶盖不会掉落。

其次,壶底壶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壶至少会有二个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壶底,壶盖,或把手上。

茶壶的品质:

茶壶的制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浆三种,每一种的价值多少有些差异。外行人很难从外观判断是属于何种。此时,不妨抓起壶盖,仔细端详壶身内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坏较为粗糙,挖塑壶会留下刀刻的痕迹,灌浆壶则会有模痕。至于要判定其好坏,可从两方面着手,即看色泽与听声音。

看色泽:据行家的说法,茶壶的色泽以滑润为佳,一把好茶壶,其土胎色泽所呈现之滑润感,的确很迷人。

听声音:茶壶因烧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会有差异,因而声音也就有清脆铿锵或混浊迟钝之分。究竟清脆较好或是混浊声较佳,并无一定标准。不过,根据多数行家认为,声音较清脆铿锵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声音较混浊迟钝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韵味低沉的茶。

辨别壶身的方法是,将壶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轻弹壶身。

在此必须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宜兴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制成茶壶后,放在灯光照照看,可看出点点点金光,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没有的特点。
怎么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1、色泽:好的紫砂壶因其制作原料含石英,在灯光下可看到光泽;2、均衡度:把紫砂壶放在桌面上,壶嘴、壶口和壶柄在一条直线上;3、密封性:一是壶盖和壶口吻合性好,盖好后晃动无声音;二是放二分之一的水在壶内,盖好壶盖,按住气孔倒水,流不出水的为密封性好。4、放满水后倒水(不按气孔)看水流的均衡性。5、放二分之一的水,再将壶放入有水的盆内,看平衡度,能平稳的属于好壶。 紫砂壶的价格差异很大,家庭用的一般在150--300元左右的即可。6、好的壶能将水全部倒出,滴水不漏。

如何鉴别紫砂老壶?

目前紫砂市场还不规范,以次充好,假冒名人,以今冒古等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壶友都想知道,自己手上的壶是不是明朝清朝的名家真品,是否有升值空间?很多壶友发送一些老壶图片给我,求鉴定真假。

今天从教大家4招,简单地识别一些“假老壶”,希望在您有机会上手老壶的时候,助您一臂之力。

▲顾景舟制上新桥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一: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

紫砂壶从草创的明代正德年开始到清末,时间长达四百余年,前后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同时,随时代的演变,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作品特色。例如,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茶壶。

其次,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保证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又如清道光年间,名家朱坚首创金属(锡)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嘴、壶把。故如果壶身上镶有锡或包铜时,即表示此壶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明末清初陈鸣远制南瓜壶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二:从壶身情形辨识

另一个辨识古壶的方法是,根据壶身的情形来断定。如众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壶顶多只在壶底落款,壶身大抵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的名家陈用卿,才开始以草书在壶身上落款。

现在我们常常可看到壶身上刻诗书的壶。其实,在壶身上刻诗书,是清代陈曼生所创,后代名家效法延用。根据以上两点可得到一个结论,即壶身上刻有诗文绘画的古艺术品壶,绝对是陈曼生时代以后所制。

▲清曼生石瓢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三:从落款的甲子年辨识真伪

或许一般人都不会去注意到这一点,但这却是辨识作品真伪的一项利器。古人相当重视甲子年表,且我国是以农立国,一提到今年是什么年时,总是习惯使用甲子年表示。甲子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可说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时大彬的圈钮壶底款为万历乙酉时大彬制。

明时大彬圈钮壶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四:根据出水孔数辨识

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出水孔数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为断定该壶是否为古壶的资料之一。民国以前的紫砂壶,不论大小,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故大都改采多孔状。

单一的出水孔

网孔底槽清斗笠壶

球孔红泥西施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50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