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经历堪比武则天

茶百科 2023-11-16 03:42:50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婉儿墓志上的982个字,记载了不少史书上未曾有的内容。

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公布传奇经历堪比古装剧

上官婉儿先后嫁给父子两皇帝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去年9月,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昨日,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记者发现,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jiéyú),唐隆政变(710年)被杀,死时47岁。

五大揭秘

墓志内容远超此前考古专家所说“没有什么爆炸性内容”,虽然不足千字,多位专家却从中解读出诸多历史颠覆:

揭秘一

祖籍:家族从南方迁到甘肃 后又有分支

长期以来,由于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明确记载为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上官婉儿也就是三门峡人。但是在墓志上,则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guī)人也(今甘肃天水一带)”。

该墓志追溯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颛顼(zhuānxū)高阳氏(五帝之一),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楚怀王之子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以官职为姓,这也是上官姓氏的来历。而子兰也就是历史上谗言陷害屈原的人。

为何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而婉儿却是甘肃人呢?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狄仁杰真相”讲座主讲人于赓哲解释说,汉代,上官家族从南方的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之后上官家族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到了河南三门峡,上官仪就是三门峡人,这与婉儿墓志所说的祖籍甘肃并不矛盾。

揭秘二

先后嫁父子两皇帝 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仪在唐高宗(李治)时位居宰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婉儿刚出生就进入掖廷(yètíng宫女居住和犯罪家属妇女宫中劳动之处。)为奴。《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婉儿是因文采被武则天所发现和起用的。之后嫁给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在嫁给唐中宗期间,曾与武三思等人私通。

然而,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也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于庚哲说,其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

于庚哲说,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才人,但他推测可能是武则天指定的,为了给婉儿一个名份,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

揭秘三

拼死阻止安乐公主索要“皇太女”之位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飞扬跋扈。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

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婉儿劝阻的过程,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婉儿采取了“请饮鸩(zhèn毒酒)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婉儿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针对婉儿自杀一事,杜文玉说,此前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由此也推翻了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是一伙的说法。

揭秘四

上官婉儿之死:亡身于仓卒之际

史书记载,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李旦继位,即唐睿宗,睿宗之后就是儿子李隆基,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陕师大历史专家、博导王双怀表示,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唐中宗、唐睿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不是韦后一伙,而李隆基则为了免除后患,在仓促之中将婉儿杀害,可见在当时并没有对婉儿进行审判或者详细调查。

揭秘五

谁安葬谁毁墓?皆因太平公主

在墓志中记载完唐睿宗下诏安葬后,还明确记载“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fù)赠五百匹,词旨绸缪”。意思是说,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相当于今天的份子钱。五百匹绢在唐代是一大笔钱,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李明推测说,上官婉儿死后,睿宗懦弱,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睿宗下诏按级别修建了上官婉儿墓。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

而墓的被毁,李明认为也因为太平公主,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次年,李隆基突然起事,赐死太平公主,下令铲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上官婉儿被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在铲平武攸暨坟墓时,上官婉儿墓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毁。他推测,应该是李隆基下令进行的官方毁墓。

>>墓志全文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shānzhí揉和黏土)陶铸,合散信息,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隨〔隋〕藤〔滕〕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与觳(hú)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穷三变。曳裾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jìn不祥之气)。祖仪,皇朝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zhí搜集采用)殚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蹑簪笏(kuànièzānhù做官),谋猷(yóu谋略)庙堂,以石投水而高视,以梅和羹而独步,官寮府佐,问望相趋,麟阁龙楼,辉光递袭,富不期侈,贵不易交。生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玺诰及于穷泉。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宸极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落落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属楚国公数奇运否,解印褰裳(qiāncháng采自郑国的诗歌),近辞金阙之前,远窜石门之外,并从流迸,同以忧卒。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访以荒陬(zōu角落),无复藤城之榇(chèn棺材);藏之秘府,空馀竹简之书。

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lúnyán帝王诏令的代称),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tīfú指揭露隐秘的坏事)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mǐn“愍”,哀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fěipò新月的月光),始就痊平。表请彰为婕妤,再三方许。暨宫车晏驾,土宇衔哀。政出后宫,思屠害黎庶;事连外戚,欲倾覆宗社。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皇鉴昭临,圣慈轸悼(zhěndào痛切哀悼),爰适制命,礼葬赠官。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以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biǎn下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礼也。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

其词曰: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jiǎ树),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五大谜团仍待解

谜团一

墓志缘何未提武则天时期作为?

上官婉儿的才华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史书对此记载颇多。而记者发现,该墓志对武则天时期却只字未提。王双怀推测,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唐朝经过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后,恢复了李唐江山,墓志则刻意回避武则天时期,尽力消除武周时期的影响。

谜团二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为何没有阻止?

从墓志中可以看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在唐隆政变时,为何没有阻止李隆基对婉儿的杀害呢?

于赓哲推测,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不在现场,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估计也不在预案内,太平公主并不知情。

谜团三

李隆基为何非要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以死来进谏,站在了韦后一党的对立面,为何李隆基非要致其于死地呢?

于赓哲说,是因为他把上官婉儿视为武则天以来女人当政的符号人物,而他的志向在于消灭女人干政,杀上官婉儿主要是为了斩断太平公主的一个臂膀。所以杀婉儿不久就和太平公主激烈斗争,得胜后宫中扶植宦官,同时压制女性,这是一场性别之战,影响深远。

谜团四

墓志是谁写的?

在唐代,不少墓志中都写有谁书写的墓志,而上官婉儿的墓志却只字未提,令人奇怪?

有关专家推测,墓志可能是张说或者齐国公崔日用所撰写。这二人都是婉儿生前重用的文人,他们背后都是太平公主一党。留存至今的《昭容上官氏碑》150字,则是由张说所写,而该碑的序文则是由崔日用所写。但考古人员在婉儿墓周围,却没有找到该碑。

谜团五

缘何志盖是昭容,墓志写婕妤?

记者发现,在墓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墓志却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根据唐制,昭容为皇帝九嫔第二级,仅次于昭仪,正二品阶;婕妤为代世妇之一,正三品阶。

考古专家介绍,上官婉儿死时,已经申请被降为婕妤,而死后不久就恢复了昭容。可见当时墓志及下葬之急促。

上官婉儿墓志透露未记载事迹:为反韦后喝毒酒

上官婉儿墓志铭,铭文共982字。虽然表述上官婉儿的字数只有一多半,但首次向世人披露她为和韦后划清界限,阻止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不惜第二次请求降为婕妤,喝毒酒命悬一线
激烈对抗韦后喝毒酒差点丧命墓志序文用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的历官,对于志主经历的描述极为简略。这是出于唐代墓志撰写的习惯,但最主要的是出于政治原因要少写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在神龙元年册为昭容。由此可推算出她当时已经42岁。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告诉记者,才人是正五品,昭容是正二品,都是宫中女官,不一定是皇帝的配偶
在墓志中首题称上官婉儿为婕妤而非昭容。这道出了史书上未曾记载的历史,上官婉儿第二次请退为婕妤,再三方许。她第一次是因母郑氏卒而请降秩行服,不久又恢复为昭容
上官婉儿为何第二次请退?当时韦后弄权,安乐公主争立皇太女。这段史料上未见记载的内容,在墓志中表述得却十分生动。为了阻止此事,上官婉儿先后采取揭发、请退、要削发为尼等举措,最后不得已喝毒药以死相谏。唐中宗广求名医,最后将命悬一线的上官婉儿救活
如此看来,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明确无误。史书记载,中宗驾崩后,婉儿与太平公主合谋,试图牵制韦后。墓志印证了上官婉儿与相王、太平公主属于同一阵营,并非韦后一党
值得玩味的是,新唐书中提到的上官婉儿十四岁被武则天发现和起用并受重用,这些内容在墓志中没有提到,显而易见是有其选择性
受太平公主牵连上官婉儿墓被毁公元710年,上官婉儿去世,47岁。关于上官昭容的死因,墓志上给出了原委,她死于政变的兵锋之下。那一年上官婉儿被起兵发动政变的李隆基所杀
6月20日上官婉儿死,8月20日即葬。中间有两个月时间。对比同样在这场政变中被杀的韦后、安乐公主,宫廷对上官婉儿的认定是完全不同的,是正面的
墓志中对上官昭容的评价是: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
赞誉颇多。而韦后和安乐公主被枭首展于东市,收尸后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
墓志中写道: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这是指太平公主对于上官婉儿的死很哀伤,并派人去吊祭,出了五百匹绢。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现在50万元的购买力。因当时是唐睿宗下诏安葬,太平公主是唐睿宗最喜爱的妹妹。所以专家推断,太平公主游说哥哥,给上官婉儿简单修了个墓。随后,太平公主不但资助上官昭容的葬礼,还主张为已逝的后者编纂文集
就在上官婉儿去世两年后的712年,李隆基登基,713年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与太平公主关系甚密的上官婉儿之墓遭到官方毁墓。这种做已逝者文章的行为,折射出了唐代政治斗争的惨烈与诡谲。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上官婉儿容貌复原图完成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陕西省地方 *** 方面于2013年向上级 *** 汇报在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一处墓葬,后经考古学家发掘与清理确认了其墓主为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墓

上官婉儿,唐朝著名女政治家,其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才情卓绝更是富有政治头脑,先后追随于武则天、唐中宗李显以及韦皇后,后来韦皇后一党势力遭到打压又想结交太平公主一党,更是与被废太子李贤之间有着一段不清不楚的感情经历,直到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清剿了韦皇后一党,这时的上官婉儿为求自保又想投靠于李隆基,不想却被其斩杀。

考古发掘工作异常的缓慢,到了九月,随着清点工作逐步的展开考古学家发出官方声明,上官婉儿墓被发现时多处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出土的陪葬品也没有多少,但是留有很多的墓志,考古学家就是根据这些墓志从而确定了墓主的身份就是上官婉儿本人。

墓葬确切位置位于陕西省咸阳机场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距离唐代长安城的遗址约为25公里,是一座多天井和小龛单室砖券斜坡墓,走向坐北朝南,由墓道、天井、过洞以及壁龛、甬道和墓室所组成,其结构在唐朝墓葬中并不算复杂,为唐朝多见墓葬规格。

由于墓葬出土前已经遭到了破坏,天井与过洞被大范围的翻动过,甬道以第5过洞的顶部被彻底的破坏,已经不复存在,墓室的顶部也是全部坍塌了,地砖被掀起,最重要的是墓室内未发现棺椁。

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

自从上官婉儿的墓葬被发现,除了墓葬内的出土文物,大家更多的关注于这个传说中在唐朝历史中留有重要一笔的传奇女子的尊容,对于其人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褒贬不一。

上官婉儿像

史书中并未对其容貌有着着重性记载,只是对于其生平有所描写,记录其是如何得女皇武则天的宠幸,善于察言观色,曲意迎合武则天,心思玲珑缜密,步步为营,逐步的参与进唐朝的政治漩涡中,重点着墨于其人的八面玲珑,周转于唐后宫的各方势力中。

但是让人失望的是,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进行,专家们表示并未在其墓葬内发现上官婉儿的棺椁与尸骨,也没有木质棺材的腐朽之物,并且墓葬内曾经遭受过疑似官方毁墓的大规模破坏,专家们无法确定是当时并没有将上官婉儿的尸骨埋葬于此还是后期毁墓所导致的,而想要复原上官婉儿的容貌就必须要有其头骨,否则就无法完成。这些考古发现多少是有些让人失望的。

对于这个古代传奇女子,大家的好奇从未停止,网上有才能的网友更是自行想象绘画出了上官婉儿的相貌,亦是倾国倾城之姿、美貌惊人,但是这些仅仅是想想而已,想要真的复原是无多大可能。

墓志的出土让研究者也是兴奋不已,这对于研究唐朝的历史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也让大家对于这位传奇女子的认识更加全面。

上官婉儿墓志

随着上官婉儿墓的出土,其墓内的多方墓志也被考古学家清理了出来,其墓志内容也是记载了很多历史文献中所没有的内容,比如她曾先后嫁给两个皇帝,先是嫁给了唐高宗封为才人,后又被唐中宗看中封为昭容。

上官婉儿墓志铭图

其墓志为青石所制,形状为方形,出土时为发现有损坏,长宽均为七十四厘米,厚度有十五点五厘米,以阴刻手法,行文九百八十二字,墓志内容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她的一些生平事迹。

后人读其内容,浩浩泱泱达到九百多,翻译其内容更是让很多史学家跌破眼镜,披露和颠覆了很多大家认知里的历史知识。

首先就是墓志所说上官婉儿的祖籍乃是今甘肃天水一带,而从他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所记载,其祖籍应该是今河南三门峡的,这一点后来在历史文化教授的验证与解说下也得以解释,其原因要追溯到上官家族的祖上楚怀王子兰身上。

再就是记载了上官婉儿本身经历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极为相似,都是嫁了唐朝的两任君主,十三岁被封为才人,虽然这有可能是武则天的安排,当时的李治已是垂暮之年,对于男欢女爱已没有什么兴趣了,但是名义上她也是唐高宗的女人了,再到唐中宗李显,已是徐娘半老的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位级比武则天当时昭仪要低一等。

最具爆炸性的就是墓志记载上官婉儿并不是韦皇后一党,其人也并不是如历史记载那般阿谀奉承,八面玲珑之人,更是曾以死相谏阻止李显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打破安乐公主想要步武则天后路的美梦,后被降为婕妤。

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小字婉儿,唐朝著名女诗人、女官、唐高宗时期首女皇武则天赏识掌管宫中诏命,也就是草拟诏书。期间与武则天第二子也就是太子李贤之间留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情事。其人才情卓绝,聪慧过人,但是李贤落难时她毅然决定抛弃情爱选择留在了武后身边,并且罢黜李贤的诏书就是她亲自书写的,可以看出她做事果敢坚决丝毫不拖泥带水。

上官婉儿像

其祖上三代都是当朝重臣,祖父亦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后来因为参与抵抗武则天被武后赐死,全家受连,尚在襁褓的婉儿与母亲被迫窝居于掖庭,但是她丝毫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从小愈发的勤奋,一直到十四岁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收于身边,她便开始了自己的宫廷斗争生活与政治生涯。

由于她熟读史书,能行文赋诗,武后异常的器重于她,一时之间权势渐盛。到了唐中宗时期,武后的势力遭到李唐宗室大臣的打击,武则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儿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华以及八面玲珑的手段又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重用,纳入后宫,封为昭容。

此后她开始曲意逢迎韦皇后一党,参与朝政,并且为韦皇后出谋划策,开始打压李唐宗室。遭到了太子李重俊的强烈不满,直到景龙元年,李重俊发兵杀了韦皇后一党的武三思父子,上官婉儿逃过一劫由此她又开始结交太平公主一党。

景龙四年也就是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杀了韦皇后一众党羽,也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上官婉儿被谁所杀

上官婉儿是唐代一位举足轻重的女官,因其祖父上官仪获罪,刚刚出生不久的她和母亲郑氏成为了掖庭婢女,但因从小郑氏对她的严格培养,她不但精通诗文,在政事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更被誉为“才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才学出众被武则天选中,不但免除了她奴婢的身份,还让她掌管宫中诰命。

上官婉儿像

也正因为这样,这位才女走上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并在上面添上了浓重一笔,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的身份也跟着再上一步,当时武则天的很多旨意都是由她负责书写的,之后十年内,她更是一步步走上朝堂,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号,但是,当时的她可谓是真正的权势滔天,在武则天被迫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位,其对上官婉儿更是信任有加,专门让她负责起草诏书,又册封她为昭容,在此期间她与太平公主的关系也很不错,在太平公主的势力愈加强盛之后,她们的关系更是亲密,唐中宗驾崩之后,韦皇后成为实际掌权人,原本她打算立李重茂为皇太子,自己垂帘听政,但是当时的宰相楚客和韦温却鼓动韦皇后像武则天一样,自己称帝。

这个消息被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知道后,商议之下决定率先动手,阻挠他们的意图,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带兵攻入皇宫,先后杀死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后将上官婉儿杀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9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