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q的【伯虎】,这是歌词:水墨颜料
各抹各道
意境缥缈
才能体味个中之道
我行我傲
别人不了
放声大笑
很少有人能够知道
泼墨轻描
宣纸得道
偶然一笔能让世人都为我倾倒哈
兰花仕女流水小桥
毛笔是红木狼毫
笔笔为傲
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
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
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将花月作寻常
DA DA
《花月吟》独唱
但将人情与歌仰
六如居士笔下墨
惊为凡品入天相
茶在为谁香
人确是在为谁想
画是谁在看
明朝柳絮烟花巷
卷帙浩繁才阅百部与千涛
偶有人翻查可别错过了桃花一笑
一笑
佯狂使烈酒
筑室桃花坞
不问世事乐逍遥
故大笑 怪笑 痴笑亦好笑
呵呵
明朝今朝记不到
诗词歌副样样好
百步畅游百步停
停停走走谈逍遥
寅诗文初尚才情
但问情理之理几人晓
故将梅雨化成千古词
忆白马曾骑踏海潮
接着唱
OK
昨夜海棠初着雨
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
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茶在为谁香
人确是在为谁想
画是谁在看
明朝柳絮烟花巷
《明史》留记载百字
话唐寅字伯虎
但求何故知何故
疏于与墨未能诉
举弘治十一年乡试
解元为之唐伯虎
晚年颓然自放去
安定树前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诗词,诗名应该为《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全诗译文: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种贫穷者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别人的贫穷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的到了纵意驰骋,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的人笑话我很疯癫,我却笑别的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扩展资料: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癫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作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桃花庵 (明代唐伯虎作诗)
没《桃花仙》,准确版本应该叫《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zizatan/1001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