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起名 >> 八字取名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藏在李清照词里的绝美名字

起好名 2023-07-11 09:15:04

说到李清照,人们对其所了解的即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虽然是女子却写下了千古留名的唯美词句。这个名为易安居士的女子的作品中,词句意境优雅唯美,有不少对于后人取名起到了参考作用,今天我们即来了解关于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都有哪些。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

李清照的词句作品被人称为天纵才华,早年的小女儿情到中年的孤苦境遇,心态变化让她的词句情感也有了转变,但也写出了流传经典的词句。如下便为大家鉴赏关于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

【雨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雨梳是来自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句中的名字,虽情感表达除了内心的烦闷不安,但是一首情感寓意跌宕起伏,令人神动的词。雨疏在文中的意思是点点细雨稀疏的模样,绵绵细雨亦如闺中女子一般清澈优雅而温柔,作为女孩名字唯美动听,给人一种古意印象。

【溪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溪亭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获取,此词用字精炼,但却处处有深意,表达出了李清照早年真挚欢乐的情感,回忆的故事由溪亭开始,自然也将它作为回忆的起锚点,其寓意即是临水的亭台,敦厚实在,可靠而又富有唯美独特感,作为男孩名字恰巧合适。

【道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在写《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恰逢重阳佳节日孤单一人而惆怅不已,最后一句为经典,故而提取道风二字为名字,有深层次的寓意,虽是婉约词,但道风二字却体现出了大漠西沙的豪迈之感。令人有“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触,是一个唯美大气的名字。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

【锦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最经典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词句取名为锦书,一个唯美而又充满书香气息的女孩名字,锦书在词中指代李清照与丈夫之间的通讯交流方式,织锦为书一寄相思。锦书作为女孩名字,字音婉转悠扬,亦如春天的溪水般涓涓而来,令人感到身心舒适。

【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同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永昼和道风却拥有不同的气势,若说道风是指代边关西北骑的萧瑟寂寥之景,那么永昼就是江南雷雨闪耀,夜如白昼般的壮丽场景,天地咆哮热闹非凡,气势磅礴,万物奏起一幅唯美的词句,作为男孩名字是相当合适的。

【海棠】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一样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有雨疏那样清雅柔和,如兰花君子一般的雅致名字,当然也会有海棠这样艳丽耀眼,唯美令人惊艳的名字。任你雨疏风骤,我自海棠依旧,风采依旧,艳丽依旧,海棠此名,给人一种洒脱的娇艳之感,令人惊艳但却不可捉摸,因它自有姿态,非常人能折腰。

【韵娇】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浣溪沙·闺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怀着小女儿家情怀所写下的词句。韵娇便是从词句中摘取组合而成的女孩名字,韵即韵味的意思,娇则是娇嗔的情感,多形容女儿家害羞的面容。韵娇即娇羞的韵味,能让人联想起闺中女儿娇羞的面容,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名字。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大全

李清照的词情感非常丰富,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家长喜欢用李清照的词来作为孩子取名参考。如下为大家推荐了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大全,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名字。

李清照词中最唯美的名字

雪柳 景诗 韵娇

日暮 暖杏 溪舟

雨晴 风初 帘卷

雨霖 梅花 幽怀

夜阑 雨疏 诗雨

海棠 柳烟 柳娇

永昼 雁时 永遇

倚阑 莫道 梅笛

须流 露晓 诗闲

千缕 西楼 连天

晚舟 知否 舟深

锦书 西风 望归

晓风 梦远 浅碧

碧深 风迟 半笺

风骤 溪亭 春意

雁时 南枝 满楼

一代词宗李清照

一直以来都很崇拜李清照,她就是我心中的女神。

我心中的李清照,秀面芙蓉,俊眼修眉,端庄大气,眉宇间透着淡淡忧愁。罗衣锦服,水袖飘飘,细步盈盈,倚门回首,掩袖轻摇扇。才自清明志自高,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俨然一个古代仕女的形象。

浅浅地拜读过她的词,笔墨细腻、清雅、美好,读来让我啧啧称赞,赞叹其人美词美。

她是个大家闺秀:后花园,她“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又有少女的调皮可爱,“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爱游山玩水,偶尔还会迷失在风光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她很多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豪气洒脱,诗酒趁年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也有人生失意的苦恼,会悲伤得无法自己:“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楚霸王似的霸气。她的词妙笔生花,尽显她的真性情。

一直很好奇这个被称为宋代婉约派词宗的书香才女有着怎样的人生,能写出这么多旷世之作,近日跟随康震老师,透过李清照的人生境遇,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入手,走入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文学世界,我心中的李清照立体了,生动了。

李清照,字易安居士。生于北宋末年。是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词人,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她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她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体。

李清照的一生百转千回,跌宕起伏。“斜倚宝鸭衬香腮”的闲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相思,“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愁怅。才华横溢、浪漫诗意的李清照的人生绝对精彩。

她出生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学士,他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精通文章,他们一家三口均载入《宋史》的人物传记,实属难得。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宋史》中提及李清照,则曰:“诗文尤有称于时”。

李清照的名字取意于唐代诗人杨发《太阳合朔不亏赋》:人动佳色,物含清照。若合璧之无瑕,比重轮而有耀。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充满了快乐和生机,更富有色彩。她一首著名的《如梦令》,写尽了少女的纯真和浪漫: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数语,似随意而出,却字字清美,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船桨劲摇,水花四溅,鸥鹭纷飞,欢快的笑声、渐落的黄昏和夏夜的风。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如此欢快地流淌着。

她的另一首《如梦令》则道出了她少女的绵绵情思。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更有《点绛唇》中蹴罢秋千,见客人入来,倚门回首,和羞嗅青梅的娇羞态。

才华出众的李清照,得到了高门弟子赵明诚的青睐。盛传这么一个故事:赵明诚做了个梦,梦中有:“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告知其父,其父解字得:词女之夫。于是李清照有了浪漫的爱情和门当户对的婚姻。一首浪漫温馨的《浣溪沙》,传达着自己对未来爱情生活的无限憧憬:

秀面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带着闺中少女的天真烂漫步入爱河,新婚时插于鬓边的一枝嫣红尽显新娘子的娇媚,嫣然一笑、轻轻一问,幸福甜美。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爱好收藏的赵明诚与喜好作词的李清照有着满屋子的书、画,俩人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之中, “猜书拨茶香”的故事告诉我们,李清照拥有一份相知相惜、相投相契的爱情,生活非常幸福。

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在了她的头上,党异之争把李赵两家推向不同的阵营,李清照的父亲被罢官,身居高官的公公没能伸出援助之手,李清照直言不讳的讥讽:“炙手可热心可寒”。后来她的公公也因新党内的争斗辞官,不久离世。她跟着赵明诚回到遥远的青州老家。

 家道的中落,世事的变故,让一个不关世事,活泼、可爱,拥有甜美爱情的李清照一点一点地走向成熟,对世态人情的认识,一点一点地深入,她不再是那个倚门嗅青梅,争渡惊鸥鹭的无忧少女。

回到青州,远离政治中心、高官厚禄,李清照并没有抱怨,一如既往的爱恋身处逆境的丈夫,他们相爱、相知、相敬,青州十余年是李清照生活最安逸、也是最愉快的十年。夫妻俩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十年后,丈夫重归仕途,去外地赴任,没有同行的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道尽相思之苦: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很多表达离情别绪的词,都是那时所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节选)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节选)

几年后,李清照去了丈夫任上,可深爱的丈夫与她已非一双人,因而开始有了抱怨:

《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

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

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

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

乌有先生子虚子。

但由于两个人志气相投,爱好相当,使得俩人感情的裂痕慢慢地弥合了,可战争又扰乱了李清照的生活,他们最担心心爱的收藏:“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金石录后序》。青州老家的文物终于在战争中化为灰烬,。李清照历经磨难,辗转来到了丈夫赵明诚担任知府的江宁城,家变国仇的焦灼与痛苦让李清照在诗词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敏感而又多才的女词人已不再踏雪寻梅,《临江仙》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丈夫作为一地方官弃城携收藏的文物出走,丢官丢人,李清照则在《夏日绝句》豪气充云霄: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过不多时,赵明诚东山再起,由于上任路上受了风寒不久病逝。这对相知相伴的知音夫妻,就此画上了一个悲怆的句号。

一首《孤雁儿》充分地表达出赵明诚去逝后李清照孤寂的内心世界: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在山河破碎、黎民涂炭的岁月里,李清照失去心爱的文物又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慨叹独自一人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

年近半百的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可结婚没几天就发现自己眼瞎嫁了个坏蛋,张汝舟跟她结婚的目的是她的文物,为了保护文物,她冒着做两年牢的危险果断离婚,再次回到孤身一人的世界。

经历了很多的经历和磨难,曾经的绚烂往事早已封存,只留下一缕浅愁。

一首《武陵春》写道: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继续着赵明诚未完成的文物的收藏和整理事业。

通过她晚年时期一首著名的词《永遇乐》抒发出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有一种渴望欢乐,渴望加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但又没有办法走出的沉重的心情。

春来花烂漫,秋至月如霜,她写于晚年的词,更像一位洗尽铅华的愁容女子,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格,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她的词:韵律谐和,品质高雅,意境浑厚,布局有方,情感细腻,含蓄稳重,情调雅致。

《醉花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被她的丈夫夹在他所写的五十首词中让好友评析,结果好友说五十首中只有三句写的好的,这三句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很善于通过那种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

《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首《声声慢》,写尽了她的内心的痛,那是一呼一吸都会牵扯到的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词,优雅娴静,那些绝美的言辞与意象,词中的每一点笔墨,每一个文字,都来自她的心灵深处,潺缓流淌。她的一笑一颦,她的情怀都鲜活在了诗词里,留给了近千年后的我们。

 

李清照最唯美的词

李清照最唯美的词如下: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约1084—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4]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少年时即以才藻见称。

高二下语文《李清照词》相关资料

【高二下语文《李清照词两首》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二、李清照的词作风格: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 梦 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醉花阴》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四、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与李清照有关的高考作文

一、李清照,心里的美神

每一小我私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里的美神,就是你-- 李清照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阿谁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里,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子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并世无双,无人替换!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恒的寻求!

伴着晨光,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喷鼻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比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凉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才当曹斗、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阿谁年代,你没有疑问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凛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心落在地上,傲然强硬地矗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独有的清喷鼻,不曾经委靡凋落你的才气、强硬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郁闷的眼神儿,莫道不用魂,人比黄花瘦,向咱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富贵,沉淀了,你的泪光荏弱中带着忧伤家,已经不克不及回;心,已经无处归;夜太特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要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养,直到"寻寻觅觅,冷冷僻清,凄惨痛惨戚戚"你的平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抄,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喷鼻残酒,面对着植物肥料红瘦,没有同志,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蚂蚱舟也无能为力既是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路里

李清照,我心里的美神,心里永恒的寻求你站在山顶,吮六合之勇往直前的气势,吸日月之英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咱们走来我坚决相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孩爱玲担当了你的果断与毅然决然,三毛担当了你的豪放与潇洒,张小娴担当了你的锐利与透辟,舒婷担当了你的甜美而独立的恋爱

李清照,我心里的美神,我永恒的寻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兴盛的时代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居于于:

1. 立意独到而高远文章虽则没有直接表明要寻请求帮助格上的高远、册本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蕴藉地表了然自己的人的生活寻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

2. 行云水流的布局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二者之间的间隔,便于感情倾诉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恋爱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布局如行云水流

3. 文采斐然的语言巧妙的援用是文章语言最大的独特之处,要是说"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实的堆集、宽阔的阅览面,而"暗引"则巧妙地显示了考生崇高高贵的化用语言的能力,而强调句式更是展示出语言的气势,援用、强调句式要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无意中晋升了文章的品质

二、记念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已经心的维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谛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汗青长河沉淀的瑰宝,已经此记念我心里的李清照,记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寻易安的萍踪,追寻阿谁天真矜持的宦门奼女的影子,追寻阿谁才思国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孩的倩影,追寻阿谁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阿谁颠沛流浪,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阿谁书喷鼻飘然洋溢的天井,探头窥见朴重及笄年华的易安.她来了踩着小碎步,拈着喷鼻汗巾,顾盼生姿,两眉上方间自有一种风采.她瞥见院中鹄立着一位生疏人,禁不住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吧青色的梅子嗅''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植物肥料红瘦,瞥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孩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浆声冷冷, ''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浆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浸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孩.我眺望,藕合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主力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阿谁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几多次,她送夫千里,几多次,欲语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峰,却上心上的相思闲愁,有谁领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思,身为女孩,易安却更家但愿与丈夫朝夕相对于,夫唱妇随,无奈不比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几多次独坐幽寂冷僻的院落,看尽指秋风卷帘的无情,失踪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章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散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此时,我倘徉在蓑衣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耐梧桐更兼小雨,心里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到易安''寻寻觅觅,冷冷僻清,凄惨痛惨戚戚''的低吟瞥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哎!我能葡枝干上的落叶,拂不去你欣中荡的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溯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年光光阴飞逝在你额头眼前目今的印记啊!

心里的易安渐行渐远,我想留住这位宋代走来的曼妙红颜,却没有办法挽留,聊作此篇,以记念我心里的李易安,记念远逝的词魂

三、自是花中第一流解读李清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够留下完整名字来的女子,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更不要说地位可与男子比肩甚至略过一筹。而历朝历代富有才名的女子,却几乎皆是出自风尘。纵然妙笔写就怎样的翎毛闪烁,也终究被束缚在一个卑微的角落。男权社会,只手遮天,女子们只能任人摆布,在无尽的阴霾下做着苟延残喘。努力,挣扎,倾国倾城又怎样?逃不过被冠以?红颜祸水?,做了那些昏庸君王的替罪羊。而美貌,是那时女子唯一的资本。一旦年老色衰,便又是一段白乐天笔下琵琶女的悲哀曲调。但是,无论怎样铺天盖地的压迫,也终究能够有人拨云开雾,寻一丝自己的光亮。于是,有了那些烁烁流光的名字,闪烁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纸页上,闪烁在兰心蕙质人儿的心里。其中最夺目的一颗,便莫过于齐鲁大地上的那位奇女子李清照。

似乎用什么样子的词语来做她的铺叙和注脚都不为过,任何人都可以随口说出几位词人的名字,其中便一定有位李清照。论成就,论才华,前五位也一定有这女子的名姓在,若是无,便有失公允了。毕竟连她的夫婿著名的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也破天荒的做了回妻子的陪衬。说道赵明诚,常常要说句他是李清照的丈夫,人们方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些什么。有些带有突击性质的看完了关于李清照的资料,不禁讶然,原来也是支离破碎的。故事不是泛泛而过,便是支离破碎,甚至一家一言,连年份都连不成串儿。原来想完整的看一位词人的一生,是那么难呢不禁慨叹。不过那些仅有的文字,却足以使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击掌赞叹几番。这女子美!奇!绝!

李清照很美人美,词更美。据说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后,直到年过而立,身姿依旧袅娜动人,气质更是尤甚当初。李清照心态估计也是很年轻的,到了四十几岁才在词作中言老,比不知多少男词人还要晚许多。大概是男人们要忙于科举,忙于宦游,忙于家室,负担更重几分吧。不过李清照的无忧无虑,却也是有情可原。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名士,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的孙女,自小写得蝇头小楷,抚得琴筝,画得花鸟,十六岁因一首《如梦令》才名远播,李格非笑的合不拢嘴,想着清照要是个男子必定蟾宫折桂,一路平步青云,一边想着一边变更乐得将毕生所学多交给宝贝女儿些。而且看得出,李父是很宠溺李清照的,对她的行踪之类也不做过多苛求,想玩便玩,玩个痛快,所谓闲书之类,若想看便也视而不见。李清照据说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游戏相当精通,而且看词作的内容,闺阁闲情,游玩杂感,还有些颇带香艳的小词,一定也是对书籍之类涉猎甚广的。一代才女,诞生的有来由。而且这才气,也带了一段爱情佳话来。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结合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赵父看好李清照的家世出身且才华横溢,便命媒人提亲,也有的说是赵明诚在一次元宵灯会上与李清照相识,一见钟情。便做了个字谜,谜底是?词女之夫?,婉转的央求父亲答应了这门亲事。看李清照婚后和赵明诚的恩爱程度,倒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不过无论怎样,在宋理学盛行的时代,能有这样圆满的生活实属不易。而且与李清照的才名有脱不尽的干系。

李清照的词美,这更不必说。清丽,清新,温柔,温暖,易安以一颗敏感的女儿心打量着世界,描绘着世界。那种细腻,作闺阁词的男词人是学不来的。因为骨子里终究有一股子阳刚气在。李清照少年时写小女儿的娇羞活泼,抑或思春伤秋;而后写新婚燕尔,蜜月柔情;之后赵明诚出仕宦游,便写绮怨相思。到这里为止,李清照都向我们毫不保留的展现着美的一面。美到同样富有才名的夫婿闭门三天填词五十首,也抵不过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甚至直到后来,赵明诚一见妻子有新作出炉便跑,因为担心要写和词,再成为一个陪衬的对象。呵呵,读到这里笑个不停,这样的夫妻,不幸福都难呢。

只是,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是有代价的。李清照早期佳作频出,多是因为饱受丈夫宦游独守空闺的相思苦痛,但是这样的仇怨,却是有甜蜜的背景。但是,直到那一年,那一刻,石破天惊的战乱刹那间席卷了赵宋王朝。李清照的生活开始了颠沛流离,不忍卒读。她恨,她怨。为什么安定的生活那么短暂呢?其实不短了。青州十年,夫妇琴瑟和谐,潜心研究收集金石书画,虽然有些清苦,但是每得一见宝物却可以欢喜许久。这期间,李清照没有一首作品流传,不知道是没有写,还是写得少且散失了。艺术是磨难和欲望的升华,这话没错,安定的生活不是歌颂太平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出不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突然想到了?二晏?,不知道晏殊有没有想过他的才名要被自己的儿子掩盖至今,不过也没有什么可冤屈的,小山少年时,家境已然没落,昔日贵公子,今成断根草,满腔愁绪唯有付诸笔端罢了。再回到李清照这边,那十年,夫妇二人收集了十几间屋子的珍贵文物,还有一本初见雏形的《金石录》。那时候我们的女词人一定是很欢喜的,只是好景不长。朝廷风云变幻,当年因为赵父失势而罢官,如今又被皇帝重新启用,再度出仕。这一次,李清照是跟随其后的。所以没有了相思,却有了寂寞。但是连这寂寞也没能长久,金军的铁骑踏碎山河,一座座的城池毁于战火。李清照和赵明诚先是赶回了青州,望着那些视之为生命的文物发愣,想着要怎样在战火纷飞下保全。而后赵母去世,赵明诚遂带了精选的十几车文物奔赴金陵,李清照留在青州没多久,战火便也烧了过来,十几间屋子化为乌有,李清照还来不及哭,便踏上了逃亡的路。其后偏安一年,稍稍的定了定神,赵明诚便再行调任,只是这一次,便再也没有回来。还没有到达建康见到皇帝,便患疾病去世。至此,李清照的美好生活终结了。那种失去至爱之人的苦痛,旁人是无法体会的,只知道,如今的李清照,只能时常抚摸着那些书画,翻看着《金石录》嗅着那墨香,回想昔日,回想旧人。词风也变了,清丽婉约没有了,相思寂寞没有了,只有无尽的泪,无尽的凄楚,还有悲愤的质问。质问那偏安的小朝廷,质问那不顾子民死活的帝王,质问苍天,质问不公的命运。

但是这质问不仅没有得到答复,还似乎惹怒了上天。不久之后,李清照迎来了第二波命运的拷问。她,改嫁了。这点直到现在还众说纷纭,有不相信的,不相信那么爱丈夫的李清照会不立志守节,而是改嫁;有相信的,多是明白一个孤寡女子生活得艰辛,这时一个依靠是多么重要;还有看热闹的,旁敲侧击的谩骂着,诟病着可怜的女词人。只是李清照,岂是寻常的女子?她嫁给了张汝州是没错,但是不久之后便看清了这位昔日丈夫好友的真面目,人面兽心,他看好的不过是那些剩余的无价之宝,而不是妇人一颗孤苦无依的心。但是李清照不肯妥协,那些物件,每一件都有丈夫的气息,有往昔的回忆,她不肯交出,遂换得了拳打脚踢。她一刻都忍不了,她追求的是自由和幸福。李清照不愧是奇女子,她做了一件那时的女子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向官府告发了丈夫科举作弊的事情,虽取了几日牢狱之灾,不过却成功的摆脱了那个令人唾弃的男人。李清照之奇,就奇在这份执着上面吧。当时这段妻告夫的案子闹的满城风雨,但是出手相助者却也不少,也就是因此,李清照在牢狱中待了几日便获释了。但是却在心上,狠狠地划了一刀,永远痛着。却还有人抓着大把大把的盐往伤口上撒,妇人改嫁已经不能饶恕,更何况还做了回宋朝?离婚第一人那些老儒们的笔尖子指着,戳着李清照的脊梁骨,坊间茶余饭后也谈着这女子的所作所为。李清照自少时便常常做些所谓的?出格?之事,所以受到的非议不少,可是她都一笑而过。但这次,不同了,那颗心早已伤痕累累,不堪一击。任何事物任何人无论多么坚强终究有一个承受的极限,李清照渐渐的顶不住了,身累,随着皇帝一路逃亡最终却还是没有追上,想将《金石录》上承的愿望也终究落空;心累,几番磨难过后,她只想休息,什么都不去做,不去想。可是有一件事,却还是使她思索良多。一次一位朋友携女儿拜访李清照,那女孩甚是聪明伶俐,颇有易安幼时之风,易安遂十分喜爱,说道:我愿将毕生所学教授于你。可是那小女孩却是一脸不屑,还童言无忌的说了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愣了。数十年,她的才华一直是她的骄傲,为她带来了宠爱,赞叹和爱情。可是在这一刻她才恍惚明白,也许这一切,都是才华惹的祸呢。若自己是个寻常女子,只是粗认得几个字,便也不会有那么多愁,那么多怨了罢、自己呕心沥血写下了那些诗,那些词,有些是针砭时弊倒是没错,但是又有何用呢?没有人会听一个女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有。就这样,带着这令人惊讶的思索,不久之后,一代佳人寂寞的死于江南地。

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这个女子,用她半生的飘零无依,换得了一本《漱玉词》的灼灼炫目,换得了流唱不衰的赞美与歌颂。易安最崇尚的词人是南唐后主李煜,不知道她会不会想到,千百年后自己会与后主齐名,成为平分秋色的两座婉约词牌的巅峰。也许是能想到的呢,从李清照的《词论》中看得出,她自视甚高。说苏轼不解音律,说柳永词语尘下,她端坐着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无论是当时还是如今都极富盛名的词人的缺点毫不留情的指出。但是在今天看来,那些言语也许有些激烈,却都颇有道理。传奇,绚丽,作品如此,人亦如此。

一直想给李清照一个完整的概括,用她自己的词。思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用太多的包裹,最简单的李清照,就是最真实的李清照,也是最炫目的李清照。

【课本中的作文素材】

1、李陵投降匈奴,确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但夜幕落下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遥望关中明月,泪眼婆娑,企盼重归故里的那一刻。

2、苏武却选择了义无反顾的信念,忍受着大漠风雪,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为了那柄汉节,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班固《苏武传》

3、江边,赏心亭中,一位髯须垂胸的老者久久注视着北方,突然双掌狠狠拍在栏杆上:?国耻家仇,何时能报!大丈夫理应驰骋沙场,以血拭剑,可如今他不禁长叹一声,两滴清泪无声坠落。这赏心亭分明是伤心亭啊!

这老者正是南宋抗金英雄辛弃疾 ( ?责任? 话题)

4、宽容又像一把双刃剑。对朋友的宽容是雨天里的一把伞,对敌人的宽容是格斗场上刺向自己的一把利剑。由于六国对秦国的宽容,致使六国覆灭;由于对英国侵略者的一再宽容,致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一再宽容,致使东北三省沦陷,全国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践踏。

5、学会选择,选择需要智慧。对于同一所大宅子,有人选择一把火烧毁了事,有人选择接收。对于宅子里的鸦片,有人选择用它来吸食,有人选择用它来治病。到底应该选择什么?如何选择?鲁迅先生的答案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迅《拿来主义》

6、春花秋月已是梦中的往事,朱颜的凋落犹如昨夜的风雨,打湿了曾经的美好,梦醒时分,愁如春水。 李煜《虞美人》:

7、登科落第,对长亭晚,满腔心绪化作千种风情,执纤纤细手,酒醒处,伤感冷落飘零。 柳永《雨霖铃》

8、国仇家恨,婚难业孤,黄花秋月中寻寻觅觅,凄风哭雨成一座乱世中的极致美神。

李清照《一剪梅》

9、 金人的铁蹄踏破中原,也踏痛了多少爱国志士的忠魂。曾经,横枪槊马,金戈铮铮,气吞万里;而今,斜阳草树,雨打风流,往事不堪回首。 辛弃疾《永遇乐》

我们起名字时也会根据唐诗宋词来起名,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唐诗宋词取名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ziquming/837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