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03项。(搜索耗时:0.0243秒) [XML]
脏腑兼证脏腑兼证凡同时出现两个以上脏腑病证的称为脏腑兼证。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互相资生、制约的有机联系。病理上也同样,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影响另一脏或另一腑,从...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病因见头痛1.三棱针刺血法取穴:(l)太阳(双)、鱼腰(双)、印堂;(2)耳穴枕、额、心、肾、肝;(3)耳背静脉操作方法:任选1组,第(1)、(2)组穴位常规消毒,以三棱针点刺各穴,挤出血液3~5滴,然后用消毒棉...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病因见第一章踝关节扭伤72页。穴位:太溪、丘墟、昆仑、三阴交、阳陵泉操作步骤:病人仰卧位(1)点按太溪、丘墟、昆仑、三阴交、阳陵泉,每穴约半分钟。(2)按法。医者两手的拇指置于患肢小腿内侧胫骨内线,自上而...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意念在心为志,在言为诗。《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杨,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仅三句道出了他起势的背景,功成后的荣耀和寄望,气势留连,其威猛足以令日月为之敛容。...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柏子仁,又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桕子,是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药用始载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称其有“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的功效...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微服察访,他为的是设法到海宁去看望一下自己的亲生父母且又避人耳目。一路上,众多大内高手在暗中保护,他昼行夜宿,鞍马劳顿,对人间旅途之苦颇有领略。这一天,他来到了镇江。在一家客...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杜仲救人留美名杜仲杜仲,又名思仙、思仲、木棉、丝连皮、红楝树皮。它是落叶乔木杜仲树上割下的树皮,按一定方法和规格加工成的一种名贵药材。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能,主治腰膝疼痛、两足软弱、阳痿遗精、胎...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明代医学家传记一、戴思恭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父戴士尧(1307~1349)是文学家戴良之兄。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元至正三年(1...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有了药方,就要到药店去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心绞痛的治疗心阴亏损临床表现:心中隐隐作痛,时作时休,心悸盗汗,五心烦热。方药:黄连、阿胶、生地、沙参、赤白芍、五味子、当归各10克,麦冬15克。功效:滋阴清热,养心安神。加减:若头目眩晕、面色红赤、咽干...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