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219秒) [XML]
如果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每年发作3次以上,家长应高度警惕哮喘的存在。许多毛支患儿在用了几个月的抗生素后,仍然咳个不停,让许多父母揪心不已。儿科专家支招——中药清痰让小儿“毛支”不发威婴儿多脾胃虚弱,化痰...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风牵偏视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称之为神珠将反,并将其中眼珠偏斜严重,黑睛几乎不可见者,称为瞳神反背。本病主要由风中经络所致。相当于西医...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视瞻昏渺本病外眼无异常,而视力减退,以致视物模糊不清,故《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称之为视瞻昏渺。症状类似西医学之脉络膜、视网膜炎,以及慢性球后视神经炎。[病因病机]一、湿热痰浊内蕴,上犯清窍。二、情志不...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花翳白陷是以黑睛生翳,灰白混浊,四周高起,中间低陷,形如花办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病名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多因风热毒邪引起。其病情严重者,可伴瞳神紧小,若黑睛溃破,黄仁自溃口突出,则变生蟹睛等恶候。本...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风赤疮痰本病是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兼见水泡、脓泡,甚至局部溃烂之眼病。一般认为它与西医学之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等相似。此外,也有人认为其与眼部带状疱疹相似。[病因病机]一、脾胃蕴积湿热,复受风邪,风湿热...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排毒一直被认为是养颜美容、健体强身的有效方法。洗肠、断食作为排毒形式都曾经风行一时。但是,洗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是超...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读《临证本草》感言7年前出版的《中华本草》载药8980余种,篇幅达2000万字,涉及本草史、药性理论、中药品种考证、药材、栽培、化学、药理、炮制、文献、临床、制剂诸多方面,是一部划时代的本草巨著。作为一名普通读者...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脾胃”是中医学上的名称,一般泛指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其中主要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有受纳食物、消化和运输水谷,化出五味营养,以养全身和统摄血液等功能。人出生后有赖于脾...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五脏之二——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腑之一。其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一)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浮;外邪深入于里时,脉较沉;内伤杂病脉位多不浮。(二)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率的快慢与病性、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