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26项。(搜索耗时:0.0193秒) [XML]

4171. 外耳湿疹治疗 [3%]

外耳湿疹治疗1.风热湿邪浸渍主证 耳道或耳壳周围肤色潮红、灼热、瘙痒,有水泡,溃后流出黄色脂水、糜烂、黄水淋漓,干后结成黄色痂皮。揭开痂皮,则见附着于肌肤处的仍然糜烂浮腐,有脓液。由于脂水污染而使病区...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2. 外耳炎性疾病 [3%]

外耳炎性疾病A.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治法]:清热解毒,去腐消肿蒲公英30金银花20紫花地丁20野菊花15栀子15柴胡10白芷10丹皮15车前子15甘草4[加减]:(1)脓肿已成,加皂角刺10穿山甲10(2)脓溃不收口,加黄芪15去蒲公英、紫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3. 绿风内障 [3%]

绿风内障绿风内障是以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严重减退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头痛眼胀,恶心呕吐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在唐代,《外台秘要》所载“绿翳青盲”颇类本病,并认为是由...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4. 天行赤眼 [3%]

天行赤眼本病白睛暴发红赤,眵多粘结,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故称天行赤眼。又名天行赤热、天行暴赤。俗称红眼病。本病见于《银海精微》。该书对本病病因及其传染流行等均有描述。多于夏秋之季发病...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5. 暴风客热 [3%]

本病为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且有明显红肿热痛的眼病,故名暴风客热。最早见于《银海精微》。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结膜炎。[病因病机]多因风热之邪外袭,客于内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故猝然发...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6. 心血瘀阻 [3%]

主证:轻者仅觉心胸疼痛,憋闷或隐痛不适,痛区固定,时发时休。剧者可突然发作,痛如刀割,悸惕不安,面色青白,唇暗肢冷,自汗,疼痛沿左上肢内侧后缘之手少阴经脉循行路线放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微欲绝,或...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7. 针灸美容保健 [3%]

针灸美容保健何谓针灸美容保健养生针灸美容,就是运用针刺、艾灸的方法,补益脏腑,消肿散结,调理气血,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目的。针灸美容可分...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8. 四大经典不能丢 [3%]

衡量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的优劣,究竟是看其外语、计算机水平,还是对中医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的程度?很多中医专家指出,要想发展和振兴中医,中医的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浩瀚,其中《黄帝内...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79. 梓仙刍言 [3%]

梓仙刍言古人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好象是孟子说的吧。很有道理,没有切身体会是说不出这般话的。看来儒学界早就如此,但此话移到中医界,也很适合。为什么呢?中医渊源流长,书籍之多,并不亚于儒学界。如果尽...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4180. 经络与疾病 [3%]

经络与疾病经 络 与 疾 病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王 寅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针灸经络学说的核心是十二经脉的存在。其发现有两种论点:1、众多的针刺穴位对同一种疾病有共同的主治作用,由这一类穴位的“点”逐步...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