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9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9项。(搜索耗时:0.0152秒) [XML]

31. 元吉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23%]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注释】小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2. 元吉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23%]

原文 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3. 元吉德经讲义》第四十二章 [23%]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陰而抱陽,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敬,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家始终修炼,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4. 元吉德经讲义》第五十四章 [23%]

原文 修之于身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其;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憄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5. 元吉德经讲义》第六十二章 [23%]

原文 为天下贵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6. 元吉德经讲义》第六十四章 [23%]

原文 无为无执基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7. 元吉德经讲义》第七十八章 [23%]

【原文】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太上前章言柔弱者生之徒...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8. 元吉德经讲义》第五十二章 [23%]

原文 天下有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金丹一物,岂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气,古人喻为真铅、为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39. 元吉德经讲义》第五十九章 [23%]

原文 长生久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治人之道,即事天之道,天人固一气...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40. 元吉德经讲义》第七十二章 [23%]

原文民不畏威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谓威者,纲常名教之大,天理所最难犯者。使知慎独于衾影,畏天威于隐微,自然天锡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