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4,814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244秒) [XML]

1471. 太极拳四大劲源浅析-李宪源(加拿大) [6%]

笔者:有拳界人士在理解和表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时,往往把“意”解释为本身具有巨大能量的无形物体,甚至把它视为太极拳需要修炼追求的核心劲源。此文基于作者对太极拳传统拳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体悟,试图以客...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2. 练好太极拳的步-汪荣安 [6%]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太极不走步,脚下没功夫”;“步不稳则拳乱”;“先有好脚,才有好拳”;“手进三分,腿进七分”。古人教拳是特别重视“步”的。太极拳讲十三势,即八大劲法:棚、捋、挤、...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3. 练习太极拳的顺序与经历 [6%]

当今学习太极拳的人,开始即由十三拳式(即太极拳,俗谓盘架子,或曰长拳)入手,往往练习3、4个月,就说已得门径。岂不知,前辈入门初步都先练马步站桩、川步站桩等,作为基本功夫,练习很长时间,然后才开始练习...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4. 浅谈太极拳的修炼-丁水德 [6%]

现在社会上练杨式太极拳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是“形”的问题,我说的“形”,不是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形”,而是“身、眼、手、法、步”的问题。先辈教诲,练太极拳需从“松柔入手,积柔成刚”、“用意不用力”,...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5. 太极拳招式与呼吸的配合 [6%]

谈到太极拳中招式与呼吸怎样配合,这对初学者来说不用去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初学者本身对太极拳招式不了解,还停留招熟的阶段,呼吸自然就可以。不去想怎样配合,反而对招熟阶段提高自己更有帮助。在拳术...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6. 练好太极拳,走步是关键 [6%]

...夫作基础,就能事半功倍。先练脚是一条练拳的捷径,学太极拳也应如此。 太极拳锻炼脚上的功夫,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7. 打太极拳时如何“松脚”得“轻灵” [6%]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紧记一个“松”字,这也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区别之一。从体上讲,松的结果是:松---轻灵---气血通畅---全体透空。从用上讲,松的结果是:松---柔---刚---刚柔并济。因此,无论哪个练太极的人都知道要...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8. 太极修炼与丹田及内功-梅墨生 [6%]

...习长拳,15岁师从隐逸武师俞敏先生习内家拳。25岁始习太极拳,为著名太极拳家李经梧先生入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1479. 身心合一话太极 [6%]

王海亭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太极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传统锻炼方法,在中国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480. 阴阳大道消长 [6%]

阴阳大道消长当一个太极体偏阴极时,也就是此太极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大,此太极体与其以外的太极体控制能力相等时,为阴阳平衡,但此时极不稳定,为一触即发状态。此太极体就如同无极未动时的阴极。(阴极有气无能力,...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