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33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101秒) [XML]
浮萍又名浮萍草、水苏,为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每年6-9月间从池沼、湖泊中捞取,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辛,入肺经,具有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隐疹、...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佩兰真假识别佩兰又名省头草、香水兰,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茎叶。佩兰性平,味辛,入脾、胃经,具有清暑、辟秽、化湿、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受暑湿、月经不调等,为理气解郁、清暑化湿的常用药。市场上有以报春花科植...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
防风真伪鉴别防风是一味常用中药,又名铜芸、屏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防风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称为“关防风”,质量最佳,列为正品,云防风亦为同科植物竹叶邪蒿的根,...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川牛膝又名甜牛膝,为菊科植物川牛膝的根,每年秋、冬季均可采挖。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土木香的根...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
马勃又名马屁包、灰包菌,为马勃科植物脱皮马勃、大颓马勃、紫颓马勃的干燥子实体。每年7~9月,当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拔起后,去净泥沙,晒干即可入药。因马勃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四、五天即成熟,所以都适时采收...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白前又名石蓝、嗽药,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白前的根及根茎,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根细、色白,多生于道前,故名白前。每年8月份采集,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微温,味辛甘,含有...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白薇又名春草、白幕,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其名的由来:“薇,细也,其根细而白也。”每年早春、晚秋均可采收,但以秋季采收为佳。采挖后,除去地...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冰片又名龙脑、梅花冰片、梅片。载《新修本草》。系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主含右旋龙脑(borneol)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秦皮又名岑度、秦白皮。载《神农本草经》。系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stylos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桑枝又名桑条。载《本草图经》。系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段或斜片,晒干。【炮制方法】1.桑枝《外台秘要》:“细切。”《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去皮叶。”现行,未切片者,...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