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268项。(搜索耗时:0.0158秒) [XML]

61.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重说」 [26%]

重说[定义] 把同义词语或句子并列连用,以强调语意、加强语势或协调音律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重言。传统训诂学中称同义词连用的现象为“重言”,见于顾炎武《日知录》。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称“词语复用”、“两字...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2.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转换」 [26%]

转换[定义] 利用词语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的条件,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转换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例释] 转换按所利用的条件,可分谐音转换和多义转换两种:(1)谐音转换。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利用词语语音的谐音关系转换语...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3.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跳脱」 [26%]

跳脱[定义] 表达中话没说完就被中断了,或就此打住,或转而言他,造成语意不畅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断续。在一定语境里,由于语路突然跳开或者说话人的心理变化等因素,使得语义滞涩脱落,话语不能正常表达,因此,...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4.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同异」 [26%]

同异[定义]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近或相同,字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放在同一个话语流中,使其相互对照、相映成趣的一种修辞方式。[例释] 根据同异的构词特点,可分为两类:(1)前同后异。相互...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5.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比喻」 [26%]

比喻[定义] 借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本质不同的彼事物来描绘说明此事物,以达到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又称譬喻。比喻的构成成分有本体与喻体。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可以是人...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6.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谐音」 [26%]

谐音[定义] 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关系引发人们联想或想象的一种修辞方式。谐音增强了语言文字的表现能力,也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与兴趣,在日常生活以及文艺创作中被大量运用,许多民俗都与谐音有关,谜语、歇后语、...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7.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逼语」 [26%]

逼语[定义] 通过向前进逼的方式来加强语意的一种修辞方式。见文隆海《关于“逼语”辞格》(《语文园地》1985年11期)[例释] 根据语义关系,逼语可分为递进式和转折式两种。(1)递进式。用递进关系构成逼语。例1:吾意周公辅...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8.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旋造」 [26%]

旋造[定义] 故意将同一语句中的两个短语的语素位置互换,使本来正常的词语组合变成超常组合,从而造成某种“谬误”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互换”。特点是:互换的短语一般结构相同,互换前是词语的正常搭配,互换后...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69.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变文」 [26%]

变文[定义] 为了避免字面上单调重复,有意变换字面,表达相同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从讲究遣词造句要有变化、避免重复角度来说,又称变化、变用。[例释] 变文就表达作用看,可分为3类。(1)避复。为避免上下文字面...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70.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引喻」 [26%]

引喻[定义] 比喻的一种。以喻体引出本体,二者之间形成并列平行关系的一种修辞方式。[例释] 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是引喻常见的形式,中间不用比喻词。例1:汪处厚在外面只听见笑声不绝;真是“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