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8,46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226秒) [XML]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为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使囊虫进入肠内并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虫体脱节,从肛排出体外,故可见内裤和被服上有虫体节片,可伴肛门瘙痒。随大便排出则可见粪便中有虫体节片。患病...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佚名
芝加哥医学院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研究。90名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高龄人士,平均年龄为74.7岁。把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他们服用十二个月,每天10mg叶黄素、每天10mg叶黄素和抗氧化剂、及安慰剂等;进行评估的项目包括...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佚名
...纷纷蛰伏,萧条景象渐显,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季节应相应之而有不同的养生法,因此,冬季时节,人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古人认为,...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苦瓜又称凉瓜,中国中医学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对心、肺、胃具有清凉解渴、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在苦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他命C及多种矿物质,长期饮用能够延年益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目前在市场上买...
栏目:茶常识 作者:小小茶农
...见识高卓,戴麟郊以后诸医论瘟疫,鲜有不引其说者。《医学集成·瘟疫》载:“千古治法,惟有吴又可、戴麟郊深知其意”
栏目:杂谈 作者:祝由网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药物治疗疾病效如桴鼓,堪为能医圣手。同时,他也非常重视食物养生和治病,认为“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为益既广,为患亦深”,积极主张食疗食补。他著述的《千金要方》中专...
栏目:杂谈 作者:佚名
...关中医宗名山圣地,唐以前称玉磬山、北五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41—682)长期隐居此山,采药制药,研究药理医术,看病行医,治好诸多疑难杂症,被时人尊为“药王”,后人为纪念孙思邈的善行,将山名改为“药王山
栏目:杂谈 作者:佚名
...名医扁鹊的传记。到唐代时医史学家甘伯宗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120人的传记为《名医传》,全书7卷,书中有传有赞而且有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惜此书早已
栏目:杂谈 作者:佚名
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学固有的独特内容。《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首先确定是由寒邪引起的热病,然后辨别三阴三阳经中何者受病。后世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 ,都是遵循《内经...
栏目:中医基础 作者:佚名
...价值: 菱角属凉性食物,可以帮助胃肠消毒解热。祖国医学认为,食菱角可以“安中补五脏,不饥轻 身”。古代人认为服菱角可以轻身,即菱角具有减肥健美作用,这可能与菱角不含有使人世间发胖的脂肪有关。菱角还有许...
栏目:饮食营养 作者:健康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