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724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9项。(搜索耗时:0.0369秒) [XML]

41. 《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文化历史起源) [10%]

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现存文献中有关饮茶的起源,第一个涉及到的是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在“七之事”中又进一步指出,所谓“神农氏”,就是指“炎帝”,说...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42. 茶圣与茶的故事:陆羽与《茶经[10%]

茶圣与茶的故事:陆羽与《茶经》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公元758年左右,诞...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43. 《茶经》 四之器 [10%]

《四之器》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

栏目:茶常识 作者:小小茶农

44. 《茶经》卷下八之出 [10%]

山南(1):以峡州上(2),(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3)。)襄州、荆州次(4),(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5),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6),(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7)。)金州、梁州又下(8)(原注:金州...

栏目:茶常识 作者:茶百科

45. 茶经中茶可能导致的副作用 [10%]

茶经》中也涉及到茶可能导致的副作用,但都归结于茶的采造问题。例如: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又,“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 饮之成疾”(“一之源”)。此外,茶的作用也牵涉到地道的问题...

栏目:茶常识 作者:茶百科

46. 《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 [10%]

《续茶经》具有鲜明的互文特性,是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契合的极好范例。互文性理论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影响,强调理清互文指涉关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译者对原文本的解构和译文本的建构都需要在参照前期互...

栏目:茶常识 作者:小小茶农

47. 《茶经》: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也是生活美学指南 [10%]

茶经》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也是生活美学指南茶,这一片神奇的树叶,自古以来便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提及茶,不得不说的便是那部流传千年的经典——《茶经》。它不仅是一部详细记载茶的种植、制作、品饮的百科全书...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佚名

48. 《茶经》卷下六之饮 [10%]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1),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2),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3),闻于鲁周公(4),齐有晏婴(5),汉有杨雄、司马相如(6)...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49. 《茶经》卷下九之略 [10%]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1)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则棨、扑、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50. 数说中国茶文化 [10%]

...。陆羽、吴觉农三个支柱。传统茶业、茶馆、茶饮料四部茶经。《茶经》、《续茶经》、《中国茶经》、《中国茶经》五千年的历史。始于公元前2700多年六大茶类。

栏目:茶常识 作者:小小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