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33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43项。(搜索耗时:0.0190秒) [XML]
金针花 黄花菜又名金针花、黄花草、忘忧草、七星菜、安神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不亚于胡萝卜,肉质肥大,花味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是著名的碱性...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甲鱼养殖技术甲鱼又名中华鳖,俗称甲鱼、水鱼、王八。在中国除宁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从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暗绿色,有...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洋金花又名曼陀罗花,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干燥花,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定喘祛风、麻醉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哮喘、惊痫、风湿痹痛、脚气、疮疡疼痛等症。在市场上...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番泻叶又名旃那叶、泡竹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原产国外,现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引种栽培。其性寒,味甘苦,入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滞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积滞腹胀等症。近几年在进...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苦楝皮又名楝皮、楝根木皮,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燥的树皮。原植物苦楝为落叶乔木,多生于路旁、坡地或栽种于屋旁、篱笆边。此药四时均可采集,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树皮,洗...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鼠粘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每年8~9月份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后,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辛苦,入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的功效,用...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医中药
望月砂又名明月砂、兔粪。载《雷公炮炙论》。系兔科动物东北兔Lepus mandschuricus Radde和华南兔Lepus sinensis Gray等野兔的干燥粪便。每年9~11月采集时,将野草割除,露出兔粪,收集后拣净泥砂,杂草等杂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鸭肫衣又名鸭肶胵、鸭肫内皮、鸭肫皮、鸭内金。载《本草纲目》。系鸭科动物家鸭Anas domestica Linnaeus的砂囊角质内壁。宰鸭去内脏时,摘下砂囊(鸭肫),割开,剥取内壁,晒干或烘干。【炮制方法】1.鸭肫衣:取原药材,除...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赤茯苓又名赤苓、赤茯。载《宝庆木草折衷》。系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干燥菌核近外皮邮的淡红色部分。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苓皮...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芜荑的炮制方法芜荑又名白芜荑。载《神农本草经》。系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实经加工而成。夏季当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kg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5kg,红土15k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