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5,05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4项。(搜索耗时:0.0328秒) [XML]
拼音注音 : Cǎo Bèi Mǔ别名 : 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出处 : 《云南中草药选》来源 : 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的鳞茎。夏、秋采挖。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拔黄药处方 : 真蟾酥、飞罗面。制法 : 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疔疮。用法用量 : 可将1丸放在面前舌下。即时黄出。摘录 : 《仙传外科集验方》古籍中的拔黄药简介处方真蟾酥、飞罗面。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斑蝥粉处方 : 斑蝥3个,枯矾3g,硫黄3g,密陀僧3g,三仙丹2g,冰片1g,砒霜1.5g,硼砂2g,麝香0.15g,甘油50ml。制法 : 上先将白砒煅至无烟后,与他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 : 体癣。用法用量 : 用棉签外涂,1日2次。摘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斑龙丸《医学正传》卷三:斑龙丸别名 : 青囊斑龙丸(《医学正传》卷三)。处方 : 鹿角胶(炒成珠子)鹿角霜 菟丝子(酒浸,研细)柏子仁(取仁,洗净)熟地黄各250克 白茯苓 补骨脂各120克制法 : 上药磨为细末,酒煮米糊为...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蚕豆花拼音注音 : Cán Dòu Huā出处 : 《现代实用中药》来源 : 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生境分布 : 产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性状 : 干燥的花,黑褐色,皱缩,长约2...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拼音注音 : Chì Dì Yú别名 : 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 : 《滇南本草》来源 :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银杏核:Semen Ginkgo (英) Ginkgo Seed[1] 雄球花成?荑花序状,雌球花有长梗,梗端2叉,叉端生1珠座,每珠座生1胚球,仅1个发育。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橙黄色,内种皮骨质,白色。性状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中医世家
柏叶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散处方 : 柏叶45克(微炙)续断45克 芎藭45克 禹余粮75克(烧,醋淬七遍)艾叶3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生干地黄30克(锉)当...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中国药典》:车前子拼音注音 : Chē Qián Zǐ英文名 : SEMEN PLANTAGINIS来源 :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Chē Sānɡ Zǎi别名 : 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来源 : 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以叶、花、果或全株入药。生境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